首页 > > 33

治好香港醫療體系的病

2016-03-24
来源:香港商報

  李明生

  全世界的醫療體系,都在患病。否則,美國不會推行醫改(Obamacare),英國不會改革國民醫療保健系統(NHS)。當然,各地的病因與病徵均不相同,但大體而言都指向一點,就是需求愈來愈多、供應無法追上,由房屋到旅游基建都供不應求的香港,自不例外。最近急症室的逼爆場面,只是冰山一角罷了。

  加強需求管理

  先談需求。

  進入傳統的流感季節,求診人數增加分屬理所當然,只是今年情勢尤其惡劣。臨床觀察顯示,今輪病情普遍較前嚴重,不單感染人數較多,到普通科門診和私家醫生求診的流感患者比例,就分別創出6年新高及次高,而且,病毒也對肺部造成較大破壞,病人須更長時間復原。凡此種種,都無可避免加重了醫療系統的負荷,減慢病床騰空速率,導致大排長龍。

  此外,急症室服務價廉物美,只須繳付象徵式收費,便可接受非常全面的檢查,故濫用問題一直揮之不去,許多非緊急病人都涌去急症室,這在流感高峰期便倍加凸顯,近期到急症室求診者之中,每4人就有1人是流感患者,不難想像急症室為何逼爆。然而,當急症室逼爆的新聞傳出之后,相關壓力即見大幅紓緩,不排除是市民意識到當前急症室排隊需時甚久、時間成本高昂,故病情較輕者都轉投其他地方求診。

  再加上,即使科學研究和實踐經驗說明,流感疫苗的副作用風險極低,市民絕對可以安心注射,可是,現今寧信坊間輿論、不信專家及政府的民粹社會里,仍有部分家長對此存在不必要的抗拒,不願帶子女打針,并認為只要其他孩子接種之后,已可足夠防範疫情傳播爆發,自己的子女不易被感染。惟事實是,當一個社會沒有疫苗保護的人愈來愈多,結果只會導致流感更易爆發,屆時誰又能夠獨善其身?本港疫苗接種率低至兩三成,其中學童接種率低於一半,遠遠少過台灣學童的七成比率,明乎此,最近在一星期內有多約90間學校或院舍爆發流感,共有逾700人受感染,就絕對不足為奇了。

  所以,循需求管理方面入手,由研究提高急症室求診的各項成本(包括采取積極措施分開處理非緊急患者,好使急症資源更有效地集中到更有需要人士),到提高有關流感疫苗注射的公眾教育(這更多屬於一個認知方面的問題,并非純粹訴諸金錢,如免費注射,就可解決得到),才可爭取將疫苗使用的社會效益最大化,從而有效減輕流感高峰期的醫療擔子。

  對抗流感,固然是任務艱巨;尤其在人口老化之下,可以預期,未來的醫療需求勢必有增無減,進一步加強需求管理措施無疑有其必要。

  缺錢、缺床,還是缺人?

  次談供應。

  所謂供應,至少可以區分以下幾個層面:首先,要有充足的醫療經費,這包括政府撥款及醫療融資;之后,就要提供充足的醫院及病床;當中,須有充足的醫護人員;而此前,亦先要有充足的教育培訓學額;否則,就不得不輸入外來業者。

  早於10年前,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已提出,要將醫療衛生占政府經常開支的比例由當時的15%增至17%。查此后的多份財政預算案,衛生方面的政府經常開支的確年年增加,與2007/08年度的300餘億元比較,最新2016/17年度便幾乎倍增至572億元。而在2009年的施政報告中,更預留了500億元推動醫療融資,對照當年衛生方面的政府經常性開支僅約350億元,有關數目實難言少(可惜社會討論多時,仍未能就醫療融資達成具體共識)。而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更預留多達2000億元讓醫管局規劃未來10年的醫院發展計劃,這涉及重建、擴建、新建多間醫院,合共可額外增加18%病床,手術室數量更增40%,專科門診服務量也將提高40%。凡此種種,皆充分體現了政府對醫療衛生的投放,不應存在任何質疑空間。

  醫療供應不足的主要問題,其實落在醫護人員方面。即使過去多年政府大增金錢投放,據醫管局的資料顯示,比較2008年和2013年,所接受的經常性政府補助就增加逾40%;可是,同期醫護人員數目增幅卻遠遠落后,最新2013年醫療人員只有5500多人,比較2008年僅增10%,另外護理人員亦增幅相若,都是上升10%左右。換言之,即是醫療投放大幅增加了,惟醫療人員數目卻無隨之大增。弔詭的是,其實醫管局的總員工成本開支,卻提高了32%,這無疑意味着醫護人員的平均薪酬明顯上漲;而員工成本這一塊,就占了醫管局總開支的88%之多,遠遠高於藥物及設備的比例。箇中,加薪挽留人才或是原因之一,避免公營人手流失到私人市場。無論如何,比較同期普通科及專科門診求診人次增逾20%,醫護人員數目的10%增幅明顯供不應求,不問可知,自然會出現工作量大幅增加、工時愈來愈長的窘况。

  推論下去,怎樣增加醫護人員供應?事實上,上屆政府亦已意識到相關人手短缺問題,并已增加了大專院校學額及加強醫管局培訓課程,包括在2011年起撥款增加第一年醫科學士學額100個、護士學額40個,及專職醫療人員學額近150個等。惟比較而言,相關增幅只是杯水車薪,短期內亦難看到顯著成果;畢竟,醫護人員的修學及培訓時間較長,不是一時三刻就能畢業執業,再加上,大專院校的學習空間及設施有限,特別是醫療教育方面,擴建的話又涉复雜的土地問題,故此,增加學額并非多加一張床那麼簡單,不是說增加多少就能增加多少,亦不是投放金錢就能馬上變魔術般變出更多醫護人員。

  窮則變,變則通

  本地供應不夠,理所當然應該求之於外,情况就如貨物貿易,人才也應互通有無。不過,或恐基於保護主義,輸入非本地醫護人員的大門卻一直緊閉,以致病人輪候時間愈來愈長,醫護人員工作壓力也愈來愈大;難道,這是有利廣大市民及業界本身的做法嗎?特首梁振英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建議設立「人才清單」,以紓緩醫護人員不足問題,通過輸入外來人才及加強本地培訓來增加供應;還望有關方面能以病人權益為優先考慮,亦能為一眾同樣在叫救命的醫護人員着想,視乎情况放寬從外地輸入適量的醫護人員,包括適當制訂措施確保他們適應本地醫療文化等,唯有如此,才可有效解決供不應求之窘。

  除此以外,加強推動創新科技的發展,包括通過手機應用程序及物聯網下的醫療儀器等來提供協助,都是另類增加供應的可行辦法。事實上,相關應用在其他先進地方已日趨普遍,特別是針對病情穩定的長期病患者方面,可有效減低復診次數,并加強病情監控,對於紓緩醫療體系緊張問題相信大有幫助。

  有說:窮則變,變則通。現在,醫療供應出現了短缺問題,展望將來,隨着人口老化,情况肯定日趨嚴峻。所以,醫療體系一定要變。拒絕求變、故步自封,肯定於事無補。在加強需求管理的同時,研究措施增加供應--這就是解決本港醫療問題的必然藥方。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