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照慣例打開手機瀏覽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一條內容幾乎充斥著微信朋友圈——袁庚辭世!1979年1月31日,他向中央領導提出建立蛇口工業區的設想得到批準,這天也成了蛇口工業區的生日。似命中有數,37年後的今天,老人家以99歲高齡離開了我們……
最深記憶是親和
1995年秋,不到30歲的我南下廣東,進入中國南山開發集團,其時,袁老已離休,只任名譽董事長。我的工作與老人家交集不多,只是偶爾為他做些文字起草與整理工作,還有他的對外接待的資料準備和攝影。短短的一年多接觸,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人家的親和!或是因早年當兵的緣故,每次見到人的時候,他總是露出慈善的微笑,習慣抬起右手做敬禮狀。
記憶里大概是1996年元月,前國家主席楊尚昆赴深,來到中國南山開發集團視察。當楊尚昆從車上下來時,已79歲的袁老上前迎接並抬起右手致敬,看到這個動作後,我立刻感覺到,這是一個在戰爭年代的老兵和改革開放之初的帶頭兵在向首長致意,而這個舉動,似磨滅不了他當兵的印記。
沒過多久,集團召開董事會,老人家到場後,依舊是對每位董事高舉右手敬禮,然後握手致意。
1996年夏,我又陪同他接受《中國港口》雜誌社總編的專訪。見到客人時,老人家照例是舉起他的右手表示歡迎。他向對方介紹自1982年7月開創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資企業中國南山開發區股份有限公司,從港口、石油基地起步,到發展成為一家以海洋石油後勤服務和物流園區、房地產開發、集成房屋體系、綜合物流為核心產業的跨行業、跨地區經營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談話中,袁老引經數典,根本極少或不看之前我給準備好的一些數據材料,對企業長遠的發展思路清晰、勾畫宏大,而所涉及的企業行業含蓋、港口吞吐、上繳產值等等數據脫口而出,怎麼也不像近80歲老人的思維。
在三個多小時的交流中,袁董還饒有興趣地提到了他當年在蛇口改革試驗上所花費的高層公關成本,談到了他對深圳機場開通時交通管制的反感,談到了香港回歸的政治認同風險和他被要求推薦特首人選的過程。說到激動處,老人家不時用指關節用力敲擊桌面,沒有一絲一毫的疲倦。
這次陪同受訪,是我在公司期間與袁董共處最長的時間,他敏銳的頭腦、清晰的思路、卓越的洞察力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探望未成的遺憾
2007年,曾在深圳工作、已舉家遷往上海的一個兄弟回到深圳辦事,給我打電話說:「哥,你知道我很崇拜袁庚,我想去看看老爺子,能否聯繫上?」於是我輾轉找到了袁老的兒子,他告訴我們,老人家已住院很久,每天坐在輪椅上,很少睜眼,已不能說話,無法自主咳痰,而對於過往的事情記憶喪失。聽到老人已處於這樣的狀態,我們只好做罷。這,也成了今天的憾事。
探望未果,我的這位兄弟便和我長談起當年的「蛇口風波」,他說當年在北方南下深圳,有很大成分是因為1988年的那場「座談會風波」。而當時袁庚「在蛇口不許以言治罪」的明朗態度,讓很多年輕人看到了務實、言真且不失人性的領導幹部,給了他們投身特區建設的熱情、信心和勇氣。
現在50歲左右的人回想起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開放過程中,蛇口除了似處在經濟改革洪流中最湍急處的石頭外,也算是民主改革的導火索。如果說鄧公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那麼袁庚毫無疑問就是開路先鋒,那時,袁庚和蛇口的命運,始終是這場改革的晴雨表。
老人已逝,功德永存!您對於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建設有著標桿意義,袁董,請允許我這個在人生長河里短暫與您有過交集的小同事仿效您,高舉右手永遠向您敬禮,願您一路走好!
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