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近期樓市浮現見頂跡象、加息臨近及供應即將到位等因素影響,各種看淡香港樓市前景的判斷明顯增加。市場憂慮辣招成為跌市元兇,關注港府會否調整樓控措施。特首梁振英對此正面回應,指政府沒有責任保證樓價只升不跌,會繼續使用「雙辣招」,遏抑外來需求、炒賣需求和投資需求,還會繼續增加土地供應和樓房供應。
事實上,本港房屋問題情況復雜,既涉民生需求,又是投資工具,樓市不管升或跌,都會產生廣泛而巨大的影響,事關社會和經濟的穩定。故此,政府的樓控措施應否改變,應分開從供應與需求管理兩個方面來看待。
供不應求已多年
供應方面,本港房屋供不應求是多年積累下來的問題,短期難以扭轉,長期供應都未必能做到應付需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本港樓價如脫韁野馬而形成的樓市泡沫,主要還是因為供應嚴重不足,鬧土地荒,以致市民「恐慌性入市」爭相搶購,樓價因而飆升,脫離了大多數市民的負擔能力。在過去兩年,公屋輪候時間逐漸延長,現時一般輪候冊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6年,這是因為公屋供應量雖無下跌,未來五年期的供應量甚至有所增加,但都趕不上公屋需求的增長,目前,公屋申請超過28萬,突破30萬大關指日可待。更不利的是,政府四處張羅用以興建公私營房屋的土地,遇到不小阻滯,極端者訴諸司法復核,就算政府最後勝訴,惟官司曠日持久,也會影響建屋進度。
在拓地建屋充滿變數,房屋問題未有效緩解的情況下,政府現時增加房屋供應的基本政策,不能因為市況的一時波動而改變,更需要在增加土地供應上持續發力,進一步理順供求失衡,才能達致樓市穩定健康發展的目標。
尚未確定樓市轉勢
需求管理方面,為防止樓市大起大落,影響香港社會和經濟的穩定,如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雙倍印花稅等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當然可因應市況適時調節,這需要正確評估樓市走勢,當中有一個時間性的問題。根據過去經驗,近十年來,香港樓市喊跌之聲從未間斷,但市場卻從未出現過真正下跌的情況。就算梁振英上臺後,面對樓價持續飆升,連環推出辣招遏抑外來需求、炒賣需求和投資需求,繼續增加土地供應和樓房供應,價格也是節節上漲。在這期間,樓價指數也不是沒回調過,大概在一年半前,指數也曾掉頭向下,事後卻被證明是「假摔」而非「真跌」,又再急速彈升。故目前就想確認樓市已轉勢,樓價有大幅下跌的風險,怕是言之尚早,沒有一段時間維持跌勢,「減辣」根本無從談起。
房屋問題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樓價脫離一般市民的負擔能力,社會怨氣愈益加深,衍生了諸多深層次矛盾,若能平穩回調,回到市民較可負擔的水平,消減上車難的怨氣,對港人來說實屬好事。如果樓價剛有調整即撤樓市「辣招」或「減辣」,只會向市場傳達錯誤信息,誤導市民追高,樓價捱過調整期隨時有機會掉頭回升,屆時只會制造更大的民怨,由不得政府不謹慎。
作者: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