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8

鄧小平90歲生日時臺灣贈什麼特殊禮物

2015-01-06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蒋永清

  核心提示:1994年鄧小平90歲生日時,海峽對岸的臺灣送來了一個很特殊的禮物,這就是96歲高齡的陳立夫的回憶錄《成敗之鑒》。

1939年8月鄧小平與卓琳在延安結婚。

  本文摘自:《湘潮》2014年11期,作者:蔣永清,原題為:《鄧小平殫精竭慮解決臺灣問題》

  發揚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傳統,振興中華民族

  隨著中英關於香港問題談判的順利完成,鄧小平在解決臺灣問題的思路上提出了兩手抓,既寄希望於臺灣當局,也寄希望於臺灣人民。1984年9月26日,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在人民大會堂草簽,中國政府決定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人們期待香港問題對解決臺灣問題的影響。

  1984年10月1日,國務院總理要在國慶35周年招待會上講話,鄧小平審閱講話稿時,把原稿“我們願意同臺灣當局共同協商,早日實現雙方都能接受的和平統一”改為“我們願意同臺灣當局和臺灣各界人士共同協商,早日實現雙方都能接受的和平統一”。10月22日,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會上對此作了解釋:“解決臺灣問題要花時間,太急了不行。現在我們的方針還是以國民黨當政者為談判的對手。這一點,臺灣的人有一種反映,說我們不重視臺灣人民。最近國務院總理在國慶招待會上的講話中,在‘臺灣當局'後面加了一句‘和各界人士',這是我加的。就是說,臺灣問題接觸面要寬,除了以國民黨當局、以蔣經國為對手外,要廣泛開展工作面。我們過去做了一些,現在更要有計劃地安排。”

  從1985年開始,蔣經國的糖尿病日顯嚴重,身體每況愈下,蔣經國後臺灣政局的走向引起各界廣泛議論。鄧小平敏銳地感覺到臺灣的蔣經國身體不好,一旦去世,會出現什麼情況,很難估計。因此,他多次利用有關途徑向蔣經國傳話,希望蔣能從中華民族利益著眼,同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誠懇地希望老同學之間能合作一下。

  由於祖國大陸堅定地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從1986年起,兩岸關係開始緩和。3月,蔣經國在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開幕式發表《中國之統一與世界和平》的講話,強調“中國只有一個,中國必須統一”。臺北輿論開始認為,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和平漸進地與中國大陸統一是正確的道路。

  1986年5月3日,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波音747貨機機長王錫爵駕駛B198號飛機在由泰國曼谷飛往香港的途中降落在廣州白雲機場,要求在大陸定居,和家人團聚。機上還有副駕駛董光興、機械師邱明志兩人,以及貨物22萬磅。事件發生後,5月17日至20日,中國民航代表和臺灣中華航空公司代表在香港舉行4次商談,對貨機、兩名機組人員和貨物在香港進行交接事宜全部達成協議。23日,雙方在香港順利完成交接,事件圓滿解決。華航事件的解決,標誌海峽兩岸30多年來,首次進行了面對面的談判,打破了臺灣當局的“三不”原則,擴大了大陸政治影響,受到海內外普遍稱譽。

  鄧小平不失時機地從爭取整個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角度提出解決臺灣問題的新思路。1986年6月18日,他在會見榮氏親屬回國觀光團成員和內地榮氏親屬時說,“這次你們親屬團聚是一件喜事,是我們民族大團結的一個體現,一個演習。我們要爭取整個中華民族的大團結”。“我們的國家是有希望的”。“我們歡迎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參與這個具有前景的事業”。

  1987年是國共關係實現突破的一年。3月,臺灣“行政院長”俞國華在“立法院”答覆質詢時首次公開表示,“三不政策”是消極的,只是臨時措施。4月,多位國民黨籍“立委”提議臺灣當局重新檢討“三不政策”,以符合現實需要。與此同時,兩岸溝通也有了新發展。鄧小平多次強調,港澳問題的解決不可能對臺灣沒有影響,沒有理由不用“一國兩制”的方式來解決臺灣問題。“一個中國”是基礎,是民族願望。既然是民族願望,誰也阻擋不住。

  這樣,在和平統一潮流的推動下,蔣經國決定實行開明的政策。1987年7月15日,臺灣當局宣佈從今年起臺灣本島及澎湖地區解除戒嚴令。16日,臺灣當局宣佈,允許臺灣民眾以香港作為出外旅遊觀光的首站。10月14日,蔣經國主持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決議,決定除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血親、姻親、三親等以內的親屬者可赴大陸探親。11月2日,臺灣當局又出臺了《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實施細則》,終於打開了封閉近40年的“台海大門”,實現了海峽兩岸有條件的人員交往。

  令人遺憾的是,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咯血而逝。同日,臺灣當局宣佈由“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後任國民黨代理主席,接替蔣經國的遺缺。蔣經國的去世對中國的和平統一是一大損失,鄧小平尤感痛心。蔣經國選定的繼承人李登輝,被日後的事實證明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台獨”分子。

  面對蔣經國去世後的新形勢,鄧小平再次強調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振興中華民族的思想。1988年6月25日,鄧小平會見一位臺灣客人時指出:實現國家統一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共同願望,反對任何導致臺灣獨立的言論和行動。雙方應明確建設現代化,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振興中華是人民的願望。發揚幾千年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是我們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使中華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1990年4月7日,鄧小平會見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等談話時再次說:現在世界上有人在講“亞洲太平洋世紀”,沒有中國的發展是形不成的,中國的形象如何還是要看大陸,中國的發展趨勢和前途也在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不長的時間內將會成為一個經濟大國。他接著說:“我們相信,最終將靠‘一國兩制'把我們國家統一起來。”“中國人要振作起來。大陸已經有相當的基礎。我們還有幾千萬愛國同胞在海外,他們希望中國興旺發達,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利用機遇,把中國發展起來”,“下個世紀中國是很有希望的”。

  1994年鄧小平90歲生日時,海峽對岸的臺灣送來了一個很特殊的禮物,這就是96歲高齡的陳立夫的回憶錄《成敗之鑒》。扉頁寫著“祝賀鄧小平九十壽辰”,落款是“陳立夫”,時間是“1994年8月”。陳立夫送自己的回憶錄,既是對鄧小平的問候,也是表達了對祖國統一的渴望和共鳴。

  臺灣問題的解決關乎兩岸和平與發展,關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此事時刻縈繞在鄧小平的胸際。從對台工作的大政方針到做臺胞工作的微小細節,無不浸透著他的心血。今天,鄧小平雖然離開我們,但祖國統一這樣關係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務,仍擺在我們面前,誰也不能回避,也不應回避,而應當接續奮鬥不止。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