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陳廷敬在明珠倒臺之前給康熙講書時,有一次講《君子小人章》,提到君子光明磊落,從不偽裝,而小人善於掩飾,滴水不漏,一旦得寵,容易成為不倒翁。按當時的形勢,他的話有可能暗指明珠。
本文摘自:《環球人物》2014年第32期,作者:李靜濤 朱東君,原題為:《王岐山推崇的反腐名臣》
安徽桐城六尺巷,百米長,兩米寬,看似是個尋常的窄巷。但2014年11月14日下午,巷子周圍卻擠滿了聞訊而來的市民。他們是在歡迎一個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人們的熱切之情發自肺腑。“他可是‘打虎英雄’,反腐到底,得民心啊!”連附近賓館的年輕服務員都說:“雖然平時不愛看新聞,但還能不知道王岐山?看到他來,大家都很興奮,就希望他能多抓貪官。”
那天,王岐山從車上走下來,在巷口停留了幾分鐘。
王岐山“看巷之意不在巷”,而在一個“官”字。桐城是青史留名之地,滋養了清朝著名的“桐城學派”。桐城學派後期代表人物姚永樸在《舊聞隨筆》中記載了六尺巷的由來:“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越用之。家人馳書于都,公批詩於後寄歸,雲:‘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吳氏聞之,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意為名焉。”文中的張文端公就是康熙朝的名臣、文華殿大學士張英。這位一品京官,吩咐家人對鄰里退讓三尺。事是小事,但幾人能做到?官員“知進退”,自古便是難事。後來,張英次子張廷玉官至軍機大臣,輔助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終其一生,都追隨了其父“知進退”的美德。他死後,牌位供奉在太廟。整個清代,漢大臣配享太廟者只有張廷玉一人。如今,“父子雙宰相”仍是桐城美談,六尺巷也成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
王岐山造訪桐城時心生感慨,並表示,現在的人都學英文,古文都看不懂了,不少領導幹部讀書也很少。這句感慨,蘊意匪淺。他本就是學史出身,早年畢業于西北大學歷史系,曾就職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史鑒興亡、吏治官聲,學史之人再清楚不過。早在2007年底,王岐山卸任北京市市長時,臨別之際向同僚們推薦了一本書——王躍文寫的歷史小說《大清相國》。雖然小說難免有虛構之處,但書中主人公、康熙朝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不懼權臣,扳倒了不少貪腐官員,確是廉政史上一位少不了的人物。
正如韓國總統朴槿惠說自己的“初戀”是《三國演義》中的趙子龍一樣,喜歡文學作品裡的某個形象,青睞史冊上的某段往事,往往映照著一個人內心的情懷、深沉的理想。
從早年推薦陳廷敬的巡視故事,到如今參觀張英留下的官德地標,王岐山看中的歷史名臣,既有反腐治貪的幹將,也有勤政廉潔的代表。而這兩方面,正暗合了他“堅持標本兼治,當前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的反腐思路。
從早年推薦陳廷敬的巡視故事,到如今參觀張英留下的官德地標,王岐山看中的歷史名臣,既有反腐治貪的幹將,也有勤政廉潔的代表。近日,王岐山到訪張氏父子故居所在地安徽桐城六尺巷,這裡留下了他們為官造福一方、治家清廉退讓的故事張廷玉(1672—1755年),安徽桐城人,官至軍機大臣。
陳廷敬,讓督撫們“不敢腐”
在離任北京市長時,王岐山向同僚推薦《大清相國》一書,書中大篇幅講述了陳廷敬巡查地方官場的故事。
陳廷敬與王岐山是山西老鄉。王岐山是山西天鎮人,隸屬大同;陳廷敬是山西陽城人,隸屬晉城。在山西地圖上,兩地一北一南。如今,在山西深陷“塌方式腐敗”、不斷有官員落馬之際,走訪陳廷敬的老家讓人格外感慨。
《大清相國》一書用“幾近完人”形容陳廷敬,該書作者王躍文在接受環球人物雜誌記者採訪時說:“‘幾近完人’是書中打了折扣的說法,康熙對他的評價是‘可稱全人’。”王躍文認為,“全人”既可以理解為人格的完美,也可以理解為陳廷敬不僅擅長學問,能著書立說,還能在反腐治貪領域有所作為。
出身書香門第
陽城縣皇城村原名中道莊,1638年,陳廷敬就出生在這裡。陳家子弟以讀書為業,家族中曾出過不少進士,可謂書香門第。但陳廷敬的高祖父陳修卻屢試不第,無奈之下只好做起生意,經營煤礦和冶鐵,很快積累起龐大家資,成了當地首屈一指的望族。儘管已經富甲一方,但陳修對子孫的學業要求更嚴。到陳廷敬祖父一輩,陳家建起家塾,既教自家子弟,也收附近窮人家的孩子。及至陳廷敬的父輩,其父陳昌期經營著家族的產業,伯父陳昌言則考中進士,出任過知縣、禦史。
陳廷敬自幼博覽群書,7歲那年,已開始讀理學家薛瑄的著作。9歲時,陳廷敬的塾師因為陳廷敬“大異人,非我所能教也”而辭職。14歲那年,陳廷敬娶了明代吏部尚書王國光的孫女為妻。同年,他和父親一起參加院試,陳廷敬名列第一,成為秀才,比父親的成績還好,這令父親既慚愧又欣喜。6年後,陳廷敬在省城太原考中舉人。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剛剛中舉的陳廷敬就趕上朝廷舉行會試。科舉史上,參加會試幾十年依然落榜的多如牛毛,但陳廷敬第一次會試就中了進士,從此踏入仕途。當時,陳廷敬的名字還是“陳敬”,由於與別人同名,朝廷就給他加上“廷”字,改名陳廷敬。
由於在會試中名次不算太高,陳廷敬被選為庶起士,留在翰林院繼續學習,相當於現在常說的後備幹部。順治去世,康熙即位,陳廷敬擔任了康熙的經筵講官,有機會為康熙講書。康熙深愛陳廷敬的見識才學,同時對他低調奉公的作風大加賞識。後來,陳廷敬一路高升,曾任都察院左都禦史和工、戶、吏、刑四部尚書,最終擔任文淵閣大學士。自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後,幫助皇帝處理政事的大學士成為文官最高職位,相當於宰相。
“陳廷敬生於明末、長於清初,山西當時是受程朱理學影響很大的地區,這必然影響到他。當時,理學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在理論上趨於完善,很多理學家開始強調躬行理學思想,陳廷敬就是如此。理學強調的個人道德,具體到官場之中就是自身為官要清廉,對待貪官要敢於鬥爭。”山西省陳廷敬研究會副會長、曾長期在晉城地方誌辦公室工作的研究員馬甫平對環球人物雜誌記者說。
從早年推薦陳廷敬的巡視故事,到如今參觀張英留下的官德地標,王岐山看中的歷史名臣,既有反腐治貪的幹將,也有勤政廉潔的代表。近日,王岐山到訪張氏父子故居所在地安徽桐城六尺巷,這裡留下了他們為官造福一方、治家清廉退讓的故事張廷玉(1672—1755年),安徽桐城人,官至軍機大臣。
從禦史台到巡視制度
縱觀陳廷敬的仕途,他主管吏治的時間很長,兩次擔任吏部尚書,也在主管監察、彈劾及建議的都察院做過兩次一把手——左都禦史。中國早期的監察機構禦史台始于東漢,長官稱御史大夫。到了明清,改革為都察院制度。都察院會選出合適的禦史,由皇帝欽點並代其監察地方及各部門。一旦有官員貪污違法,禦史有權直接向皇帝上奏彈劾。陳廷敬總領全國監察事務,監督各省主政官員是他工作的重點。
《大清相國》中兩次寫到了陳廷敬前往外省巡視,與當地問題官員鬥智鬥勇。
第一次是山東巡撫上奏,山東全省豐收,百姓自願捐糧。康熙很高興,但陳廷敬覺得這事很蹊蹺:“地分南北,各地收成肯定有別,全省百姓自願捐糧恐怕不可信。”康熙被他說得很不痛快,乾脆派他到山東調查實際情況。一入山東境內,陳廷敬就遇到一批官差假冒“百姓”為山東巡撫歌功頌德。陳廷敬故作相信,暗中調查,幾次遇險,最終發現山東巡撫瞞報災荒,甚至扣押不願配合做假的地方官員。後來山東巡撫不得不向朝廷請罪。
第二次是巡視雲南。當時雲南巡撫王繼文因為有功,即將升任雲貴總督。恰好陳廷敬調任戶部尚書,察覺到雲南的庫銀有問題,於是再次巡視。原來,平定吳三桂叛亂後,王繼文向朝廷瞞報了大批餉銀,造成了庫銀的虧空。為了應付陳廷敬,王繼文向富商借銀子假冒庫銀,同時他的手下還有嚴重貪污問題。陳廷敬明察暗訪,使得王繼文認罪。
小說裡的兩個故事,一虛一實。歷史上,雲南巡撫王繼文確實是由陳廷敬扳倒的。1685年,時任左都禦史的陳廷敬連續向康熙上了三道奏摺。在第三道奏摺中,陳廷敬將矛頭直指雲南巡撫王繼文,彈劾他趁平定三藩之際“虧損國課幾至百萬之多”,並且“侵沒餉銀已九十萬餘兩”,請康熙下令徹查。巡撫是一省之內的軍事、民政最高長官,許可權很大。陳廷敬彈劾王繼文在當時無疑是一枚“重磅炸彈”,個人要承受很大壓力。好在陳廷敬實名舉報的證據充分,王繼文很快被罷官,一時間官場“風紀整肅,大小吏莫不動神惶恐”。
陳廷敬在名為《請嚴督撫之責成疏》的奏摺中,提出吏治的關鍵是加強對地方總督、巡撫等高官的監督和問責。“上官廉,則吏自不敢為貪;上官不廉,則吏雖欲為廉而不可得”。當時的都察院,還會在必要的時候專門派出禦史進駐其他政府部門,或巡視地方各省,查處貪腐官員。這與現今的中央巡視制度有相似之處。
2002年11月,“改革和完善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建立和完善巡視制度”寫入黨的十六大報告。2003年8月,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巡視組正式成立。此後,中央巡視組一般在5年之內,也就是一屆政府任期內完成對31個省區市的巡視。
2012年,王岐山擔任中紀委書記後,巡視制度發生了重大變革。巡視組開始試行3 個“不固定”:一是巡視組長不固定,中紀委建立了自己的巡視組長庫,組長不再是“鐵帽子”,而是一次一授權。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認為,這一變化讓想打“人情牌”的被巡視單位“很難提前做準備”。二是巡視的地區和單位不固定,巡視組“下沉一級”,到領導幹部曾經擔任過“一把手”的地方瞭解情況,還要協調銀行、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抽查領導幹部報告個人事項的情況。三是巡視組與巡視物件的關係不固定。知情人士透露,王岐山告誡巡視組要創新巡視方式,既要“明察”,也要“暗訪”。巡視制度的改革直接加強了整肅腐敗的力度。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中紀委已經完成對31個省區市的常規巡視,雲南省委原書記白恩培、湖北省原副省長陳柏槐等眾多省部級幹部就是因在巡視中被發現問題而落馬的。
2014年1月,王岐山在十八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上所作的工作報告中提出,“創新組織制度和方式方法,探索專項巡視”。在“專項巡視”提出兩個月後,巡視組就對科技部、復旦大學、中糧集團3個單位進行了專項巡視。2014年7月,在針對一汽集團的專項巡視中,查處了一汽集團原副總經理安德武腐敗案、一汽大眾原副總經理李武腐敗案等。2014年11月18日,王岐山在中央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上指出,專項巡視要害在“專”,可以圍繞一件事、一個人、一個下屬單位、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開展巡視。王躍文說,按照《大清相國》的描寫,陳廷敬查處山東、雲南軍政長官,均可視作某種“專項巡視”。目前,中央巡視組正在對文化部、中石化等13個單位展開今年的第三輪巡視,巡視方式全部為專項巡視。
從早年推薦陳廷敬的巡視故事,到如今參觀張英留下的官德地標,王岐山看中的歷史名臣,既有反腐治貪的幹將,也有勤政廉潔的代表。近日,王岐山到訪張氏父子故居所在地安徽桐城六尺巷,這裡留下了他們為官造福一方、治家清廉退讓的故事張廷玉(1672—1755年),安徽桐城人,官至軍機大臣。
欲打“大老虎”,先除其黨羽
陳廷敬還參與過一次打“大老虎”的行動。
康熙一朝雖然名臣眾多,但大臣之間派系林立,黨爭嚴重。其中,保和殿大學士索額圖和武英殿大學士明珠之間的鬥爭尤為激烈,兩人形成了各自的利益網路,相互傾軋,瘋狂貪腐。迫於兩人的權勢,官場上下敢怒不敢言。後來,直隸巡撫于成龍向康熙密奏說,天下的官位都已經被明珠賣完了。康熙問身邊的大臣,為什麼沒有人參劾明珠,得到的答覆是:“人誰不怕死?”
當時,陳廷敬尚未晉升文淵閣大學士銜,官位不及二人,一直獨善其身,沒有加入任何一方。馬甫平說:“史料上沒有記載陳廷敬是否參與了扳倒明珠的行動,但通過他的言行可以揣摩他在其中的態度。陳廷敬在明珠倒臺之前給康熙講書時,有一次講《君子小人章》,提到君子光明磊落,從不偽裝,而小人善於掩飾,滴水不漏,一旦得寵,容易成為不倒翁。按當時的形勢,他的話有可能暗指明珠。”1688年,在康熙的暗中支持下,有人彈劾明珠結黨營私、排斥異己,明珠遭到罷黜。
王躍文在《大清相國》中把這一段歷史演繹得很細膩。陳廷敬感到了康熙對明珠的不滿,在一次講書時,當著王公大臣的面向康熙講起《君子小人章》。講書結束後,康熙單獨留下陳廷敬,對他說:“你講君子和小人,一定有所用心。不妨說說,你心中的小人是誰?”陳廷敬顧左右而言他,但提到明珠時,故意以大臣們私下稱呼的“明相國”代指。康熙聽完大怒,表示清朝從來沒有相國一職。看到時機成熟,陳廷敬提出明珠攬權太重,包括王繼文在內眾多官員的貪腐都和明珠的包庇有關。他列出了明珠私自修改奏摺、賣官鬻爵等多項罪狀。在彈劾明珠的奏摺中,陳廷敬列出了從明珠手裡買官的有哪些人,提出一併罷免這些人,以減輕查辦明珠可能遇到的阻力。康熙同意了他的辦法,將明珠的心腹、戚友、黨羽一併剪除,一代權臣明珠也應聲倒下。這正應了王躍文總結的陳廷敬辦事能“等”的特點:做好準備,等待時機成熟。
從早年推薦陳廷敬的巡視故事,到如今參觀張英留下的官德地標,王岐山看中的歷史名臣,既有反腐治貪的幹將,也有勤政廉潔的代表。近日,王岐山到訪張氏父子故居所在地安徽桐城六尺巷,這裡留下了他們為官造福一方、治家清廉退讓的故事張廷玉(1672—1755年),安徽桐城人,官至軍機大臣。
自律方能長久
中國古語有雲,打鐵還需自身硬,陳廷敬做到了這一點。“他在治理腐敗的同時,乾淨到有道德潔癖的程度,所以在反腐方面才大有作為。”王躍文告訴環球人物雜誌記者。
1684年,康熙交給時任吏部侍郎的陳廷敬一項臨時任務——管理鑄錢。平定三藩之後,清朝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對銅錢需求大增,銅錢短缺,以致銅貴銀賤,有的官員就勾結奸商毀錢鑄銅,牟取暴利。陳廷敬一上任就提出了減輕銅錢重量,使毀錢鑄銅無利可圖的辦法,從根本上遏制了這一現象。同時,針對官員鑄幣過程中的貪腐,陳廷敬也親自整頓。
《大清相國》中寫道,前任主管鑄幣的官員科爾昆在任期間貪污嚴重,導致庫存銅料虧空。科爾昆還拉上自己的前任、已升為戶部尚書的薩穆哈干擾陳廷敬的調查。陳廷敬不畏強權,吃住在鑄幣工廠,最終查出了科爾昆的貪污案,並迫使薩穆哈提前退休。
陳廷敬在監督鑄錢時,有人從廢銅堆裡發現了一枚秦代銅錢,下屬說古錢是吉祥物件,就請陳廷敬戴在腰間。後來,有人送來新鑄的一批樣錢請陳廷敬過目,一枚銅錢落在陳廷敬這裡。起初陳廷敬並沒在意,過了不久,他想起接受管理鑄錢任務時,發誓一文不拿,再想到自己私留了兩枚銅錢,自感慚愧。後來,他把兩枚銅錢還了回去。
陳廷敬也曾捲入官場漩渦中。1688年,禦史陳紫芝參奏,湖廣巡撫張汧(音同千) “居官貪劣,應敕部嚴處”。此人正是陳廷敬的親家。雖然種種證據表明,陳廷敬和張汧的腐敗沒有任何牽連,但張汧卻在供詞中提出,是陳廷敬、高士奇和徐乾學三人“督促”他力爭湖廣巡撫的職位。三人都是康熙的重臣,均受到牽連,面臨調崗撤職的風險。和高、徐二人深感委屈不同,陳廷敬得知後,主動請辭,不再擔任吏部尚書。更難得的是,陳廷敬請辭之後,低調謹慎,潛心治學。而高、徐二人離職後,仍干預朝政,再次遭到參劾,最終被迫離開京城。當徐乾學被令“休至回籍”時,陳廷敬卻被康熙起用,再任都察院左都禦史,滿朝上下毫無非議。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1712年,74歲的陳廷敬病逝在大學士任上。王躍文的一番話概括了陳廷敬之於當世的意義:“我固然知道,現代社會靠的是制度和法律,陳廷敬在反腐治貪中也有自己的時代局限性。但陳廷敬身上清正廉潔、勤勉為政的品質是哪個時代都需要的。”
從早年推薦陳廷敬的巡視故事,到如今參觀張英留下的官德地標,王岐山看中的歷史名臣,既有反腐治貪的幹將,也有勤政廉潔的代表。近日,王岐山到訪張氏父子故居所在地安徽桐城六尺巷,這裡留下了他們為官造福一方、治家清廉退讓的故事張廷玉(1672—1755年),安徽桐城人,官至軍機大臣。
張英張廷玉父子,“不想腐”的典範
近日,王岐山到訪張氏父子故居所在地安徽桐城六尺巷,這裡留下了他們為官造福一方、治家清廉退讓的故事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王岐山說,要把遏制腐敗蔓延勢頭作為重要任務,形成有力震懾,營造“不敢腐”的氛圍;要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國,把制度的籬笆紮得更緊,加強監督,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使之“不能腐”;最終要靠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使領導幹部“不想腐”。
王岐山主政中紀委已經700多天,除了“大老虎”,僅2013年,全國就有超過18萬黨員幹部被處分,更有數目可觀的司局級以上官員被查處。有媒體甚至總結官員現在的心態是“寧見閻王,不遇老王”,足見“不敢腐”已有成效。
但人們或許會問:“老王”有什麼辦法讓官員“不想腐”呢?
六尺巷裡的張英、張廷玉父子就是“不想腐”的典範。張英的第十一世孫、張英第五子張廷瑑(音同撰)的後人張澤國在接受環球人物雜誌記者採訪時說:“他們父子始終秉持著儒家思想,並且身體力行,一旦走上官位,就堅定不移地按照儒家的要求努力去做,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們認為做好事是應該的,是必須要做的,如果不這樣做,就違背了自己的道德準則和良心。”
為官之道:不可亂作為,也不可不作為
張英1637年出生,“幼讀經書,過目成誦”,康熙二年(1663年)中舉人,六年中進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編修,後升任侍讀學士;十六年奉命入南書房,康熙稱其“有古大臣風”;二十八年擢工部尚書,再調任禮部尚書;三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張英有6個兒子,除了四子和六子去世早,其他4個兒子都是棟樑之才,均是進士,併入朝為官,其中尤以次子張廷玉最為傑出。
張澤國當過桐城市博物館館長,今年64歲。王岐山此次到訪六尺巷,他就是陪同人員之一。他告訴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張英和張廷玉都提倡‘廉’字當頭。過去提拔下級官員,往往由上級官員推薦,在此前後,下級官員往往會給上級官員行賄、進貢。但張英從來不參與其中,他看中某位官員,賞識其工作能力,就向皇上推薦,而他推薦了誰,外面的人從不知道。這樣,他既不會受賄,也避免了拉幫結派、形成朋黨。張廷玉也很廉潔。在雍正時期,雍正覺得張廷玉俸祿很少,家裡比較拮据,按規定又不能給他漲薪水,就特別賞給他一些房產,讓他把門面租出去,以增加些收入。”
張廷玉的作風深得雍正賞識。曾在《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歷史小說中生動刻畫過張廷玉的作家二月河,曾就反腐問題和王岐山交流過。他告訴環球人物雜誌記者:“雍正提拔幹部的標準是‘公’‘忠’‘能’,他基本上不說廉,因為在他看來,廉是你起碼應該做到的,不用我來提,你要是不廉,就連當官的資格都沒有。張廷玉在中央工作長達幾十年,從來不亂做一件事,也不亂說一句話。他給自己的座右銘是‘萬言萬當,不如一默’。不論在春風得意時,還是苦悶時,他始終把自己放在一個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位置上。”
2014年8月,王岐山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和委員交流時,有人提到反腐以後,基層幹部不作為了,不幹活了。王岐山表示,相比而言,亂作為影響更大,當前整治亂作為具有緊迫性,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將是整治不作為。
張氏父子雖然一直謹言慎行,但並沒有“不作為”。當年,康熙為削藩常常召集張英等大臣商討對策。張英總是晨入暮出,勤懇供職,凡有關民生利弊、四方水旱之情事,皆知無不言。
在距六尺巷不遠的文廟裡,坐落著桐城市博物館,那裡有雍正賜給張廷玉的一枚銅質印章,上刻著“御賜調梅良弼”。張澤國告訴環球人物雜誌記者:“調梅是宰相的代名詞,良弼就是優良的輔佐。這枚印章就是雍正稱讚張廷玉是自己的肱骨大臣,是最得力的助手。”雍正八年,因西北戰事紛起,設軍機處。張廷玉任軍機大臣,對軍機處的性質、官職、職能、紀律等方面做了嚴格規定。由軍機處辦理的事情,不問大小,“悉以本日完結”,決不積壓。他有時坐在轎子裡,仍批覽文書,“進止無一事壅滯”。雍正稱他:“爾一日所辦,在他人十日未能也。”
張澤國評論道:“老宰相和小宰相身上對今天最有教益的品質,還是儒家的根本思想,居朝為官,就是要清正廉潔,進退得宜,有所作為,從不忘記‘以天下為己任’,這也是古往今來的官員們應當共同追求的。”
從早年推薦陳廷敬的巡視故事,到如今參觀張英留下的官德地標,王岐山看中的歷史名臣,既有反腐治貪的幹將,也有勤政廉潔的代表。近日,王岐山到訪張氏父子故居所在地安徽桐城六尺巷,這裡留下了他們為官造福一方、治家清廉退讓的故事張廷玉(1672—1755年),安徽桐城人,官至軍機大臣。
治家之道:聰訓傳家,先澤長存
家族式腐敗是當前腐敗問題中一大頑疾。中央黨校林喆教授曾說:“在一次中紀委的座談中,中紀委的一位負責人說,他們現在查辦腐敗案件,最終結果通常是家破人亡。這反映出,當前腐敗案件的一個特點,是‘家族化’。可以說,在腐敗官員背後,幾乎很難找出一個完全清白的家庭。”
對此,王岐山在去年1月舉行的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加強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的管理和監督。去年11月,中紀委網站刊文指出,“推行新提任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從業、財產、出國(境)等有關事項公開制度的試點”,同時抓緊制定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辦法,加強報告核查結果的運用和違規懲戒力度。今年10月,由中紀委和最高法等8家單位的負責人組成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未來將通過建立動態的外逃人員資料庫、加強國際反腐敗執法合作等方式,壓縮外逃官員的生存空間。
回顧歷史,陳廷敬在遇到家屬腐敗時主動回避,而張氏父子則更進一步,不讓家屬腐敗問題發生。“張英當過多年科舉考試的主考官,一旦考試開始,他進入考場,幾個月都不能出來。在這段時間裡,他的家裡有時連糊糊都沒得吃,他的夫人姚含章不願意找別人借,也不願意聲張,就把自己的首飾拿到當鋪去當,用換來的錢買一點麵粉,熬過那段時間。”張澤國說。
張澤國告訴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姚含章出身於桐城的名門望族,是一個才女,還著有詩集。一次,鄰居家的丫鬟到張家轉達自家夫人的話。進了張家門,她看到一個婦人,穿著有補丁的衣服在做女紅,以為是張家的老媽子,上前問道:“你家夫人在哪兒?”誰知婦人回答說:“我就是啊,你有什麼事?”張澤國說:“可見姚夫人多麼樸素,做著和普通婦女一樣的事情,一點也不像是官太太。”
張英不管是暫住鄉里,還是久居京城,都要求家人精心籌畫一年的費用,將其分為12股,每月用一股,每月底總結所餘,“別作一封”,用來應付貧寒之急,或者“多做好事一兩件”。
“老宰相每年生日時,都不設宴慶祝,而是由姚夫人做一個如果操辦生日要花多少錢的最低預算,再把這些錢攢起來,每年都攢,到了一定數量,就購置衣被、糧食,用來在荒年時賑濟族人,以及社會上的饑民、災民。”張澤國說,“老宰相平時自己那麼節儉,但對老百姓,卻如此慷慨。”
張家人的名字起初並沒有擬定排輩字眼,張英的後人修族譜時才定下一句排輩的韻文——聰訓傳家,先澤長存。“張英原來的書房叫聰訓齋。這句韻文的意思,就是將老宰相的精神世世代代傳下去,祖先的恩澤就能夠長存。”
張英和夫人以身作則,張家也形成了樂善好施的風氣。“張家的子侄曾經在桐城建過兩個糧倉。大家平時出錢,在豐年的時候買一些稻穀,放在糧倉裡。到了災年、荒年,就把糧食拿出來賑濟災民。災民可以先把糧食拿走,豐收了再來還,真要沒有糧食償還,也就算了。”
張廷玉繼承了父親的治家觀念。一次殿試,雍正審閱試卷時,看到原判為第五名,屬於二甲的文章胸懷氣勢很大,就將其提到一甲第三名,等考卷一拆封,發現這原來是張廷玉大兒子張若靄的考卷。張廷玉知道以後,兩三次懇辭,表示天下人才眾多,三年一次大考,個個都盼鼎甲。他自己已居高位,兒子又登一甲的第三名,占天下寒士之先,於心實有不安,請列二甲,願將一甲之榮讓于天下寒士。雍正不得已同意了張廷玉的請求,併發了一道很長的聖諭,表揚張廷玉的這種精神。“張英在六尺巷故事中的謙讓之風,在張廷玉身上也有突出體現。”張澤國說。
張氏父子的治家之道,無不隱含著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王岐山在第十八屆中紀委第四次全會上說:“中華傳統文化是責任文化,講究德治禮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中華文明的基因,為國盡忠、在家盡孝,天經地義。我們要尊重自己的歷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守和弘揚優秀傳統,發揮禮序家規、鄉規民約的教化作用。”
從早年推薦陳廷敬的巡視故事,到如今參觀張英留下的官德地標,王岐山看中的歷史名臣,既有反腐治貪的幹將,也有勤政廉潔的代表。近日,王岐山到訪張氏父子故居所在地安徽桐城六尺巷,這裡留下了他們為官造福一方、治家清廉退讓的故事張廷玉(1672—1755年),安徽桐城人,官至軍機大臣。
做人之道:立品、讀書、養身、擇友
王岐山參觀過六尺巷後,中紀委網站上接連發表了兩篇文章:《德法相依相輔而行》和《讓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啟示》。前一篇文章提到:“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一些幹部沒了人形,根本問題都是出在‘德’字上,缺德了!為政以德,正心修身。黨員領導幹部必須知古鑒今、心存敬畏、慎獨慎微,講規矩、守戒律,決不能無法無天、膽大妄為。”後一篇文章則提到:“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
張英的不少言論記錄在《聰訓齋語》一書中,這是張英對自己一輩子修身心得的總結。曾國藩就對《聰訓齋語》推崇備至,要求子孫後人終生誦讀。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在安徽省圖書館找到了這本書,張英在書中給出了四綱十二目的“座右箴”,四綱即“立品、讀書、養身、擇友”,十二目即“戒嬉戲,慎威儀;謹言語,溫經書;精舉業,學楷字;謹起居,慎寒暑;節用度,謝酬應;省宴集,寡交遊。”
張氏父子青少年時期,勤奮苦讀,深諳儒家經典。張澤國說:“學習是他們修身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習得正確的價值觀。”
二月河也對環球人物雜誌記者談及教育在吏治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這三方面應該同心協力,使我們的孩子在年幼時就明白,自己將來如果做官,應該怎樣做人。我父親當年就跟我講,你要當薛仁貴,吃飽了飯好給國家賣命,為國家出力;我母親則講,你將來如果強勢了,也不要欺負人,不要去貪人家的東西,要好好過日子。這些基本的家庭教育,對我影響特別大。”
王岐山在提出“誰敢繼續我行我素,就要付出代價”這樣“狠話”的同時,也在不遺餘力地對領導幹部進行思想教育、觀念滲透。
2014年7月22日起,中紀委網站推出“聆聽大家”系列訪談,至今已邀請二月河,知名作家馮驥才、陳忠實,知名戲劇家尚長榮交流訪談,從中華歷史與文化談到時下的反腐問題,談到在全國的領導幹部中弘揚正氣。陳忠實提到:“將入黨時莊嚴的誓言永記心間。”二月河則表示:“家庭榮譽、社會尊崇也是官員的收入。”
在接受環球人物雜誌記者採訪時,二月河再次提到這一觀點:“我曾經對一個軍級幹部說過,你的下級,師長、團長見了你,要給你敬禮,難道這是你與生俱來的權利?那不是你父母給你的東西,可以說這是因為你做了官,你擁有了這種社會地位,得到了這種必要的尊重,你應該把這看成社會給予你的東西,看成是你自己的收入。他說這是軟收入,我說不對,這是最硬的收入。官員個人的身份,所具備的地位,所獲得的榮譽和榮耀,都可以說是一種收入。現在我們的很多官員,算收入的時候,只算金錢和財產上的收入,這等於捨本逐末,很要不得。”
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在桐城市地方誌辦公室採訪張澤國時,他指向窗外說:“看,龍眠河上的那座橋就是張廷玉捐資建的。這座橋叫紫來橋,也叫良弼橋。以前要進東城門,需從橋上過。但山洪暴發時,橋很容易被沖毀,從元代到清代,這座橋不知修了多少次。張廷玉少時回家鄉,看到來往的行人涉水很困難,就決心將來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把這座橋修起來。
後來,雍正送給張廷玉1萬兩銀子,讓他在家鄉給父親建一座祠堂,祠堂建好後,錢還剩下一半多,張廷玉又自己湊了些錢,加上族人捐的一些錢,整整用了3年半時間,終於建成了這座橋。橋的品質很好,雖然後來橋體有部分損毀,但現在的橋基還是當年打的,非常堅固。”
數百年過去了,良弼橋今天依然在為河兩岸的行人提供方便,人們也依然銘記著建橋者的功績。或許,這就是二月河所說的官員們“最硬的收入”。如果領導幹部所追求的都是這樣的收入,也就真正做到了“不想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