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籌備工作情況新聞發佈會,陝西省黃帝陵文化園區黨工委副書記馮浩斌介紹,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將於4月4日(清明節)上午九時五十分在陝西省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舉行。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清明時節,在黃陵橋山公祭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感恩先祖的盛典,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民族認同、促進祖國統一、凝聚復興偉力的大典。
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共同主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為主題,以「溯源、尋根、凝心、鑄魂」為主旨,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典禮由「典前序禮」和「公祭典禮」組成。「典前序禮」包括「山門景行」和「禮樂廟祀」兩項活動,借鑑古代祭典禮制範式,生動展示民間非遺精華。「公祭典禮」包括九項儀程:第一項,全體肅立、擊鼓鳴鐘;第二項,唱《黃帝頌》;第三項,敬獻花籃;第四項,恭讀祭文;第五項,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第六項,樂舞告祭;第七項,龍飛中華;第八項,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第九項,種植橋山柏。整個公祭典禮營造莊嚴肅穆神聖的祭禮氛圍,彰顯深邃厚重的人文內涵,展現堅定文化自信的使命擔當。
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呈現五個特點
據介紹,今年的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相較於往年呈現五個特點:更加突出典禮時代性、參祭廣泛性、形式多樣性、活動豐富性,亦更加注重節儉辦活動。
在嘉賓邀請方面,今年重點邀請港澳台僑等海內外華人華僑代表,民主黨派代表,宗教、文化藝術界代表,共和國勳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全國道德模範、勞動模範和改革先鋒、時代楷模代表,捐資助建黃帝陵的代表等各方面賓客約400人參加典禮。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馬英九先生、郁慕明先生等將率團參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等活動並參訪,希望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弘揚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包括兩岸青年交流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相互了解和心靈契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共促民族復興。
此外,今年的典禮將現場祭祀與網絡祭祀同步進行,優化提升了「中華雲祭祖」平台,其中「雲遊黃帝陵」板塊,採用8K高清技術為黃帝陵30多個核心景點製作720°VR漫遊,配以圖文音頻導遊,體驗身臨其境感覺;「觀看視頻」板塊可在線觀看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網上祭祖」板塊可在線點燭、獻花、唱黃帝頌等;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現場內外同祭,讓更多中華兒女體驗黃帝文化,表達景仰之情,傳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美好願景。
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盛事和民族盛典。從虞、夏、商、周到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都將黃帝作為祖先祭祀。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後,歷朝歷代皆將祭祀軒轅黃帝陵奉為國家祭祀。1961年,黃帝陵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為古墓葬第一號,有「中華第一陵」之稱。黃帝陵先後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2006年,黃帝陵祭典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陵縣被命名為中國黃帝祭祀文化之鄉。(記者 胡秦玉)
頂圖:新聞發佈會現場(胡秦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