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一批破產重整服務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這批案例通過實質合併、庭外重組、庭內預重整與重整、個人破產等多元拯救方式,幫助上市公司、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個人等各類市場主體,在「危機」中尋找「新機」,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服務保障民生、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司法創新和實踐。
此次共發布15個案例,這些案例反映了廣東法院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在某石化公司等10家公司實質合併重整案中,引入10億元共益債為某國「一帶一路」重點項目注入新資源,成功挽救了企業的海外營運業務,服務保障「一帶一路」發展大局。在全省首例綜合性民營醫院執行轉破產成功案件中,為深陷債務危機的民營醫院引入投資6.2億元,使醫院主體資格得以存續,保住了550多名醫護人員的生計,有效實現多方共贏及社會資源價值最大化。在某機械公司破產重整案中,通過府院聯動,充分發揮困境企業危機發現、預警、挽救機制作用,避免了170多家供應商受波及,保持了該公司在全球先進的技術優勢。
近三年來,廣東法院充分發揮破產審判在鼓勵創新、包容失敗、分擔風險、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幫助康美藥業、廣州浪奇等160餘家企業重獲新生,保留5萬餘個就業崗位,安置職工6萬餘人,破產案件平均審理時間縮短至10個月,破產成本下降超20%。廣州連續2年榮獲全國營商環境評比第一,深圳連續多年位列前三。(記者 盧偉 通訊員 陳虹伶 趙瑋瑋)
頂圖: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