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員 吳幼珉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通過了《北京宣言》、《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24年至2026年行動執行計劃》和《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聯合聲明》,中國同與會各國及阿盟秘書處還簽署了多份雙多邊合作文件。其間,還有四位阿拉伯國家元首來華訪問。中阿關係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當前,巴以衝突並未平息,形勢依然嚴峻。通過這次合作論壇,中阿協調並達成了對巴以衝突的共同立場。中國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支持召開國際和會,並對加沙提供新的人道主義援助。北京的聲音獲得了阿拉伯國家的共鳴,在當今世界,像中國這樣有意願、決心和能力的國家並不多。客觀上也削弱了美國為維護本國霸權長期以來在中東地區建立的影響力。
中國、阿拉伯和美國有不同的文明;中華文明與阿拉伯文明歷來是可以共存、兼容和相互借鑒的,美西方的基督文明和阿拉伯的伊斯蘭文明則鬥爭了千年。工業革命後,美西方憑藉軍事和政治經濟優勢在世界擴張,侵略和壓迫阿拉伯各國,一度把那裏的許多國家變為殖民地和勢力範圍。隨着中國崛起,阿拉伯國家加強與中國的關係是理所當然的,雙方越走越近是大勢所趨。
而這次論壇的另一個主要內容就是中阿經濟合作。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論壇上提出了「五大合作格局」,包括更加具有活力的創新驅動格局、更具規模的投資金融格局、更加立體的能源合作格局、更為平衡的經貿互惠格局、更為廣泛的人文交流格局。展示了中國未來與阿拉伯國家發展經濟合作的方向和着力點,又由於經濟合作是互利雙贏的,倡議估計也能得到許多阿拉伯國家的積極響應和配合。
香港「八大中心」可提供服務
「十四五」規劃明確了香港「八大中心」新定位,即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商貿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國際航空樞紐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近年,港府和相關企業重視和發展中東等地的業務。而在夯實和發展「八大中心」的過程中。香港也能在中阿「五大格局」合作領域中尋找商機,提供更多的服務。
例如,一、香港在創新領域仍須努力,卻可在某些已取得成果的項目,不僅與內地開展合作,也可以着眼阿拉伯世界,甚至作為中間人,聯繫內地與阿拉伯國家創新項目的合作。二、可以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為阿拉伯國家的投融資服務、人民幣結算、推銷人民幣資產等業務作出貢獻。三、為中國與阿拉伯世界更廣泛的人文交流而努力。現在,內地是香港發展旅遊業的重點,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面向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招徠遊客也應成為香港發展旅遊業的重點。此外,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為阿拉伯國家年輕人出外升學提供新的選擇。增加與阿拉伯國家間的航線和航班等,也都有助中阿人文交流。四、為阿拉伯國家提供法律、解決爭議等專業服務。如此等等,都應是值得思考的方案。現在香港一些人有一個傾向,即若要發展與外地的經濟人文交流,想的就是內地。但香港又是「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大都會,也需要發展更多與國外的交流,為國家整體的方略服務,香港才能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