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亞太區股市受外資的影響明顯,其中流動性主要源自美元資金的布局。若要具體分析資金流向,需要考慮以美元為核心的環球流動性因素,不難發現,流動性直接受到聯儲局貨幣政策的影響,尤其是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和收縮。此外,在美元流動性的基礎上,對環球市場將存在槓桿效應,透過美元兌換為各個市場的本地貨幣,在這過程中,匯率和息差影響重大。
區域的不同經濟體亦有涉及流動性創造和擴張的內部循環,用以支撐各自的市場。在環球市場中,除了美元,歐元角色同樣重要。故此,歐洲股市並不會單純受美元流動性的極端影響。
參考市場情況,每當出現美元下跌,環球風險資產價格便較大機會上升。特別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美元貶值往往會帶來環球流動性的擴張預期,有利資本市場表現。不過,當聯儲局採取寬鬆政策,但力度相對不足,美元則不一定不跌,甚至反而出現升值。故此,對環球資本市場而言,特別是甚為依賴外資的市場來講,並不一定會享受到流動性的刺激。
對環球市場而言,當然是希望聯儲局寬鬆加上美元貶值,屆時流動性亦同步趨向寬鬆,資本市場將明顯受惠。需要留意,在疫情後,市場態度出現改變,除了一般因素,如市場容量、流動性、行業構成等,地緣政治因素,以及對美關係因素同步被跨境資金考慮在內。當中,考慮美日關係,可見日本市場較為佔優,每當美元流動性擴張時,資金可能會優先選擇日本市場,排擠其他市場。估計需要待日本央行放棄負利率,以及調整殖利率曲線控制後,亞太區資本市場才能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資深金融及投資銀行家 溫天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