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 楊莉珊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布數據,中國2023年GDP超過126萬億元,同比增長5.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0%,中國經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於全球經濟而言,有外資機構表示,2024年仍將是不平凡的一年,而中國經濟的穩步回升,將為亞洲及全球的經濟增長注入動力。
2023年中國GDP達到126萬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計算,2023年中國經濟增量超過6萬億元人民幣,根據世界銀行對2023年各主要經濟體GDP增速的預測估算,中國經濟增量將是美國的1.5倍左右,是歐元區的16.5倍左右。從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看,2023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過30%,比歐洲、日本和美洲加在一起的貢獻還要多,顯示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勁動力,為未來經濟向好帶來良好預期。
中國用實際成績回擊「唱衰論」
在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不斷渲染中國經濟危機論,但也有一些國際大型投資機構,對中國經濟長期韌性有信心。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便相信,內地能夠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內需及數字化投資機遇長線可看好。澳洲前總理、現任駐美大使陸克文(Kevin Rudd)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表示:「我從來沒有真正接受過世界各地關於中國經濟到頂的論點,即中國經濟到達頂點、放緩,然後將走向更糟糕的情況。」他認為,中國消費者近年確實「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期」,不過「中國經濟已成長至巔峰」的說法,「在理智和分析上都有缺陷」,因為中國消費市場具有「未開發的潛力」,而這些潛力仍可能推動中國經濟長期成長。因此,中國近期的經濟放緩只是暫時性的現象。
中國用實際成績,對「唱衰論」進行了有力回擊。近一段時期,各類意圖唱衰中國經濟的陳詞濫調不斷出現,其本質是妄圖以種種虛假敘事構建「中國衰敗」的「話語陷阱」「認知陷阱」,以持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道路進行攻擊、否定,妄圖對中國開展戰略上的圍堵打壓。某些別有用心者選擇性忽視三年疫情及局部地緣衝突帶來的全球性經濟創傷和不利影響,忽略西方持續對華「脫鈎斷鏈」、遏制打壓形成的強大阻力,惡意編造中國「安全替代發展」「排擠外資」「打壓民企」等虛假敘事,真實目的是擾亂市場預期和秩序,阻斷中國經濟向好勢頭。
香港發揮「內通外聯」優勢
對比2023年全球主要經濟體GDP處於2.5%至3%的區間,更顯得中國經濟5.2%的穩定增長彌足珍貴,也足以證明全球增長發展的引擎將仍由中國繼續承擔。內地經濟增長動力澎湃,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沒有改變,機遇處處。香港儘管也面臨諸多挑戰及不確定性因素,但背靠國家堅實後盾,內地經濟的穩定性,以及持續向好的態勢,給香港發展帶來了確定性,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步伐穩健,是香港經濟穩健增長的最大支撐。特首政策組、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不久前聯合主辦「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3」,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並致歡迎辭時表示,香港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參與者、促進者及受益者,將繼續利用好自身所長,同國家一起開拓更大的合作空間,挖掘更多發展機遇,為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共同命運體而努力。李家超表示,香港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參與者、促進者及受益者,將繼續利用好自身所長,同國家一起開拓更大的合作空間,挖掘更多發展機遇,為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共同命運體而努力。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在致辭時表示,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首要任務,也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由之路。鄭雁雄還強調,香港要在變數之中實現「着數」、在變局之中開創新局,以高質量發展駕馭世界變數實現香港「着數」,推動由治及興。
香港未來自然差不了,關鍵是要發揮有為和積極的政府力量,抓住國家發展機遇,用好「內通外聯」的獨特優勢,更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更好建設「八大中心」,進一步促進經濟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增進市民福祉。香港只要更堅定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顯著優勢,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就能分享更多國家高質量發展紅利,從而克服前進中的困難,保持經濟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