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庫研究員 吳家俊
第七屆區議會選舉早前圓滿落幕,全體區議員亦於昨日完成宣誓就任儀式,標誌香港真正進入「愛國者治港」新時代。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日前在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區議員要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工作,發揮好特區政府和居民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相信新一屆區議員們都會牢牢緊記,竭力在未來四年服務社區,配合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區議員除了要全力以赴之餘,區議員甚至各地區民政事務專員,現階段分析這次分區直選的結果,將更有助於未來四年的工作部署。民政事務總署和民青局從是次直選地區投票情況,了解各區民意,將有助資源調配和解決個別地區問題。
分析方向可以從直選投票開始,今次選舉在幾個選區出現一種情況,是首名與次名當選的得票數差距頗大。例如北區有首名與次名相差1.6萬多票、青衣有相差1.5萬多、元朗有相差1.1萬多,而兩者相差9000至7000票的,都有5個選區,即是有一位當選人總得票過半。票數差距懸殊是否意味着當區選民日後亦會傾向找該高票當選者求助的機會較高,要安排更多地區職員跟進求助;而得票較少的當選人是否意味着要在上任後在區內加強宣傳自己,否則很容易被人迎頭趕上。民政署又會否預備應對同區兩位分區直選議員,一位長期訴說資源不足,一位卻匯報資源過剩的可能嗎?
以實際行動回報市民支持
當局和新區議員亦可以循另一角度分析,嘗試比較中產選區與基層選區的投票率,在中產區的選民,踴躍度不及基層區,選票總數基層地區的亦佔多。要尋找原因,可以有很多推測,譬如選民未熟習新的區選制度,選民仍沿用習慣的選擇方法,對政團樁腳較多的公屋和基層選區,較具動員優勢。但此刻無須去揣測原因,而是應該透過不同角度去分析選舉結果,綜合新氣象下社區的新需求。又例如當局是否要繼續向選民加強介紹區議會新劃區概念,令更多選民明白區議員將要處理比從前更大範圍的地區,以前街坊可能天天都可以在屋苑樓下遇到本區的區議員,但將來肯定不容易發生,因為區議員要兼顧多個地區。選民千萬別誤會區議員「玩失蹤」,或胡亂指摘區議員缺勤。
以上只是拋磚引玉,預測未來幾年區議員可能碰上的問題,當局相信已適時研究,分析形勢找到更多問題,迎接挑戰。新一屆區議會任重道遠,現任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曾擔任多屆區議員,對區議會運作瞭如指掌,只要社會官民上下齊心,解決方法總會比問題多。防微杜漸,區議員把市民的大小事務放在心上,了解他們的急難愁盼,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廣大市民一定會全力支持,大家有信心未來區議會將會發光發亮。
圖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