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淄博燒烤火爆「出圈」,全國掀起「進淄趕烤」的現象級熱潮。
但近段時間,網上有關「淄博燒烤店客流量下滑」「大量燒烤店舖轉讓」等消息不斷被提及。淄博燒烤,在這個冬天真的「涼」了嗎?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們來到淄博一探究竟。
淄博燒烤,「涼」了嗎?
先去看看當地燒烤從業者們的生意怎麼樣。
入冬的11月,我們來到淄博街頭,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家燒烤店。部分網紅燒烤店生意依然火爆,人聲鼎沸;一些有穩定客源和良好口碑的燒烤店也能維持正常經營,但也有一些店舖已經停業關門。
周四晚上7點半,當地一家知名網紅燒烤店裏,已經是座無虛席的狀態。燒烤店店長說,旺季的時候人更多,高峰時一天超過1000桌,每天晚上排隊的隊伍有幾十米長,「現在是淡季,一天大概有四五百桌,不太用排隊了,基本來了就能吃上。」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旁邊的幾家燒烤店,店裏都只有幾桌客人。其中一家燒烤店的老闆說,半年多前,這裏人山人海,天天爆滿,進入11月,客人就明顯少了。
一方面,天氣轉冷,旅遊淡季疊加燒烤淡季,導致燒烤店客流量有所下降。
在當地美食一條街水晶街,有一家開了十多年的燒烤老店,周末晚上,店裏的客人已坐滿。燒烤店老闆劉女士說,天氣涼了,平時客人會少一些,「面對客流變少的情況,我們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每年都會有這個階段,『十一』假期過後,燒烤行業相對來說客流就會減少很多,但現在已經比往年要好多了。」
劉女士說:「今年高峰時期的營業額能達到年旺季的三至五倍,現在到了淡季,營業額有所下降,但我們11月上半個月的營業額能達到去年同期的兩倍多。往年淡季的時候,遊客比較少,今年這個時候,來我們店裏吃燒烤的除了本地人,還有很多外地遊客。」
淄博燒烤大潮中,有老店堅守,也有新店加盟。
去年年底計劃開店、今年2月末正式開業、3月趕上了淄博燒烤的流量「熱潮」,展承虎的燒烤店在短時間內就收回了成本。展承虎說,最好的月份是在旅遊旺季,8月營業額最高,超過40萬元,到了11月,日營業額最高超過1萬元,最低的時候僅900多元。
另一方面,淄博燒烤火熱後「產能過剩」,部分店舖被淘汰「出局」。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淄博累計新註冊近800家燒烤相關企業,其中已註銷/吊銷的燒烤相關企業有60多家。從總量來看,和2019—2022年上半年數據相比,新增註冊量是過去同期的近三倍。目前,淄博市現有燒烤店2000餘家。
在一個汽車修理廠大院裏,有一家露天燒烤店,夏天營業,冬天停業。
汽修店老闆張娟說:「今年五月份燒烤火的時候,孩子們在那裏經營,我們投了五六萬元,沒賺錢也沒賠錢,鍛煉孩子嘛。天冷了,在外面吃燒烤的人少了,就停業了。可能來年春暖花開,還會再營業。」
再來看看食客們、外地遊客們怎麼說。
淄博街頭、燒烤店裏、八大局市場等地,有很多特意到淄博「打卡」的外地遊客。一位來自山西太原的遊客說:「一直就想來,因為原來太火了,我們就等着稍微涼一涼再來。」
一對來自河北保定的夫妻則特意趁着周末,開了四個多小時的車過來淄博吃燒烤,「夏天來吃過一次,當時人多,沒吃過癮,這次又來了,感覺人也不少,挺熱鬧的。」
一位淄博本地市民說:「對於淄博來講,不存在涼與不涼,大家對於它的熱愛程度其實就是人間煙火氣,只要有時間大家還是會來。」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任何一座城市的發展,它都不可能永遠生活在聚光燈下,「我覺得淄博之前因為燒烤過熱,現在是回歸正常了。」
熱度回歸正常,留下了什麼?
淄博燒烤的熱度回歸正常,但和過去相比,又有了一些不同。
其一,淄博燒烤已不僅僅是燒烤,而且是淄博的一張「城市名片」。
一場全民燒烤讓人們認識了淄博,看到了淄博的熱情好客、周到細緻,也有很多人在心裏種下了想到淄博看一看的願望「種子」。
幾位來自北京的遊客特意錯峰到淄博遊玩,「我們退休了,一直想來淄博看看,正好結伴來吃燒烤。」在八大局燒烤城門口,他們錄製了短視頻:「淄博燒烤,我們來了!」
其二,淄博燒烤給當地產業帶來了變化,助推旅遊業發展。
淄博是一座工業城市,淄博燒烤火了以後,大量來吃燒烤的遊客帶來了旅遊消費的增長,帶動了當地酒店、餐飲、交通等服務業的發展。
吃完淄博燒烤,再順道去淄博的景點逛一逛,成為很多人的選擇,還有不少人把吃淄博燒烤和爬泰山、游青島規劃到了一條旅遊線路上。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淄博多地景區開啟「人從眾」模式,其中,中國陶瓷琉璃館累計接待遊客15.1萬人次,日均客流量1.89萬人次;全市重點文博場館累計接待37.07萬人次。
其三,淄博創新了中小城市優化營商環境的一種方式,提供了可借鑑的城市治理模式。
為方便遊客,淄博發布燒烤地圖、開通「燒烤專列」「燒烤專線」、舉辦「淄博燒烤節」;臨近「五一」小長假,淄博發布《致廣大遊客朋友的一封信》,把山東省內兄弟城市的文旅資源都推薦了一番……淄博用優質的服務,沉澱了城市口碑。
如何從網紅走向「長紅」?
像淄博這樣「意外」走紅的城市,並不是個例,比如因電視劇《狂飆》而火的廣東江門、「村超」帶火的貴州小城榕江,還有8D魔幻城市重慶……互聯網時代,流量來得快,去得也快。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如何讓一個城市從網紅光環加持下的非常態發展走向理性可持續的繁榮。
具體要如何做?戴斌從旅遊的角度進行解讀:
首先,用心經營城市形象。一座城市的旅遊形象需要長期培育的過程,是當地的政府、民眾、企業和外來遊客合作推動而形成的。我們看一座城市,是看它的文化底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最終形成的一個長期的、常態的城市形象。
其次,完善配套設施,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一個地方的旅遊發展,它的產品不可能是單一的。旅遊是一個在異地的生活方式,遊客需要有吃的、住的,還要有旅遊景區、度假區、旅遊購物以及娛樂項目等。因此,當地要培育特色旅遊產品、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升商業接待水平,讓城市能夠長期發展下去。
最後,不是旅遊業定義旅遊者,而是旅遊者定義旅遊業。越來越多的遊客希望自己去找旅遊目的地,這就有了反向旅遊、平替、小機場城市旅遊等。人間煙火氣,最撫遊客心。滲透到街坊里巷的美好生活氣息,才能夠讓遊客發自內心地喜愛。
如何從網紅走向「長紅」,讓流量變「留量」,進而轉化為產業和經濟發展的「能量」,是很多城市面臨的長期考題,需要持續下功夫,去探索、去思考,去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