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2023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七屆區議會提名期日前結束。從提名情況看,新一屆區議會將由愛國愛港者構成。當然,在各選區的競爭仍會相當激烈。提名期結束後,一些人關注12月10日投票率。一些人等待看將被特區政府委任為區議員的候選人的政治背景分布和個人素養層次。這兩個問題都有意義,但筆者認為,更應重視候選人的政綱。
香港是現代大都市,七百多萬人口不算多也不算少,城市運作同其他同等水平的大都市相似。香港區議會不是世界上(包括內地)許多大都市的區一級立法機關,香港也沒有設置同區議會同級的政權機關。但是,香港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區議會與時俱進,適應香港作為現代大都市的經濟社會發展。
特區第三屆政府曾謀劃向區議會放權。但是,在特區第六屆政府前,政制發展被過於強調,政治團體因應政制發展推動政治政黨化,競相爭奪區議會議席,把後者變成政治團體爭取全面直選的基層組織和選舉機器,使區議會偏離了基本法關於區域組織的規定。2019年11月產生的第六屆區議會,在當時香港遭黑色暴亂籠罩的特殊背景下,更幾乎被反中亂港勢力完全控制。2022年中央根據基本法,推動特區政府改革區議會,使其回歸區域組織的本質,使其納入團結壯大愛國愛港力量的組織體系,使其成為特區政府管治向全香港各地區乃至各社區伸展的平台和工具。這三點,應當在第七屆區議會候選人的政綱上得到展現。具體而言,不同選區的區議會候選人,應當針對自己爭取當選的地區的實際情況,提出推動地區民生發展、團結壯大愛國愛港力量,協助特區政府管治和施政的具體主張。
區議會應為港由治及興作貢獻
本文限於篇幅,僅談第一點。以往區議員有一個共同的不足,即:把推動地區民生發展,局限於舉辦醫療、保險等講座和組織娛樂、郊遊等活動。這些活動參與者不多,對地區民生發展的實際效果不彰。而今,香港邁入由治及興新階段,愛國愛港區議員應當放眼全香港民生發展重大問題或課題,落到地區民生發展實處。舉兩方面事例。一是關於香港治安。2023年,香港已先後發生五大案件,分別是:2月,蔡天鳳碎屍案;5月,元朗電鋸殺人案;6月,鑽石山斬人案和深水埗殺女案;9月,秀茂坪邨雙屍命案。
二是關於香港基礎設施。9月,在颱風「蘇拉」襲港期間,香港多個地區的排水系統無法應付「百年一遇」洪水。10月,在颱風「小犬」襲港期間,大量旅客滯留香港機場。這兩方面問題,都需要特區政府相關部門以及機場管理部門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工作,採取補救措施。還需要新一屆區議會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向政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運用區議會資源,改進地區相關工作。
新一屆區議會,增設「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席,即由「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和「分區委員會」,統稱「三會」的委員以全票制選舉176席。這一新的制度設計,意味着今後區議會在推動地區民生發展時,必須與「三會」合作。期待第七屆區議會「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席候選人,在他們的競選政綱中提出相關主張。
從第七屆區議會起,區議會主席由民政事務專員擔任,不再由區議員互選產生。這一制度安排,使區議員的意見和建議能夠配合特區政府各部門工作。期待第七屆區議會候選人,從全香港和地區具體情況相結合的角度,為推動民生發展提出切實可行、標本兼治的意見和建議。
從第七屆區議會起,立法會議員不再與區議員互相兼任,區議會不再是政治團體競逐立法會的政治階梯。然而,區議會的地區直選議席,仍是政治團體培養政治人才不可疏忽的大課堂。香港特別行政區由治及興,正需要一大批政治人才。有志於從政者,尤其盼望將來在香港管治架構中擔任要職的人士,完全可以甚至必須以參與區議會地區直選為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