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詠春》之春
——寫在深圳出品原創舞劇《詠春》即將開啟海外首秀之際②
無數平凡人的夢想「織」就了深圳這座城市的錦繡鵬程。深圳,是一座「詠春」的城市;深圳也是舞劇《詠春》的劇中人夢想開始的地方。作為一部來自深圳的精品文藝佳作,《詠春》為世界提供了進一步了解深圳、認識深圳的窗口。9月27日—30日,舞劇《詠春》受邀到新加坡開啟首次海外演出,在濱海藝術中心連演4場,拉開海外演出大幕。《詠春》從深圳起航,駛向更遠的遠方。它不僅是一部現象級的文藝作品,亦是深圳對過往熱烈歲月的致敬,以及這座城市朝着未來文化高地進發的號角。
「詠春」狂潮風靡國內 點燃觀眾熱情
從2022年底首演至今,《詠春》的足跡已走過大江南北。對《詠春》來說,2023年是一個值得歌詠的春天。3月,舞劇《詠春》在深圳保利劇院、深圳坪山大劇院演出,帶着濃濃的嶺南風味從粵港澳大灣區啟航,正式拉開了全國巡演的大幕。30多座城市共80場演出,《詠春》用嶺南武學精神的薪火照耀祖國大好河山。
從長沙到重慶,從南寧到廣州……這部經典之作,無論何時何地上演,總能掀起一片「詠春」的狂潮,剛柔並濟的表演風格,張弛有度的舞台呈現,再加上引人入勝的雙線劇情,使得觀眾無不沉浸其中。
舞台上,《詠春》的劇組演員們拉起手,奔跑着、跳躍着沖向觀眾席,完成最後的謝幕。觀眾起身揮舞雙臂,掌聲尖叫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演出結束,許多觀眾散場後還流露出意猶未盡的欣喜。有的觀眾是第一次觀看舞劇,高呼震撼,言語中抑制不住的感動與激動。還有觀眾表示,「好看,好燃!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感到驕傲。」 《詠春》所到之處,皆是一票難求、好評如潮,在中國演藝市場催生出「詠春熱」的文化新景觀。
巡演過程中,高光時刻頻頻出現,不僅為《詠春》營造了引人注目的破圈效應,而且使《詠春》成為2023年閃耀中國文藝舞台的現象級劇目。4月7日至9日,作為「泱泱國風·舞動經典」系列演出的開幕大戲,《詠春》登上了我國的最高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這是深圳原創舞劇首次登陸國家大劇院。演出結束後,觀眾不約而同起立鼓掌,歡呼聲如雷、掌聲久久不息。演員攜手主創團隊多次返場謝幕,每場謝幕時間都超過10分鐘。觀眾席中,更不乏演藝大咖、專業人士的面孔。著名演員靳東觀演後以「震撼、大開眼界」來形容《詠春》帶給自己的觸動。
而在國家大劇院收穫滿堂喝采之後,5月23日,《詠春》又登上了中國電影界政府類的最高獎項——電影華表獎頒獎晚會現場。5分多鐘的《詠春》片段高燃上演,點燃了全場觀眾的熱情,現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演員高亞麟表示非常震撼,「舞與武的呈現非常流暢、新穎。」
專家學者點讚《詠春》 各界好評如潮
《詠春》不僅被觀眾吸引,還引發了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8月19日,舞劇《詠春》與嶺南文化的「雙創」表達研討會在廣州舉行。參會的業內人士大多不止一次地觀看過《詠春》。
「一刷是看姿態,看舞武融合。二刷是看戲劇結構、文學底色。」一級編劇陳建忠表示,舞劇《詠春》是具有嶺南文化底色的舞台精品,集合了「黃金題材、一流團隊、出圈傳播」的元素,令人目不暇接。廣東省社科院文化產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詹雙暉則以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的詩句來描述該劇透露出的審美風貌——「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專家們普遍表達了一種觀點,《詠春》根植於嶺南文化,連結着內地與香港一衣帶水的同袍情深,而其選擇的題材切口,也在對中國武術中所承載的大國自信、民族智慧的傳達中,擁有着恰到好處的美學表達和對外傳播意義。
《詠春》讓演員們奔赴下一個「武林」
在舞劇《詠春》的「雙線」故事中,戲裏的核心是精神的追尋,戲外是無數光環之外的平凡人的奔赴。其實,《詠春》劇組也是第三層精神結構,他們的心路歷程也與劇中人一樣,穿過迷茫與黑夜,一同奔赴在追光的路上。
巡演過程中,演員們從最初的忐忑緊張到逐漸與角色接近、融合,甚至超越,他們對自己的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詠春》讓主演常宏基一炮而紅,年僅24歲的他從最初的模仿葉問到走入葉問,常宏基經歷了一段探索的歷程。「舞台上的常宏基,整個人都仿佛發着光。」這是不少觀眾在看完《詠春》後對常宏基的評價。
「葉問」對於常宏基來說,不僅是完成了一個成為英雄的願望,更照亮了心裏的那束光。
《詠春》即將在國際演出市場上打開一扇門,劇中優秀的演員們將走出國門,用精益求精的表演把中國的優秀文化和新時代講述中國故事的經典力作帶向世界。
文藝創作無國界,贏得國內觀眾滿堂喝采的《詠春》,相信會為此次新加坡演出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國外友人通過這場藝術盛宴了解中國,讓深圳這座以科技創新而聞名的城市,也因舞劇《詠春》的誕生與成功,更添人文溫度和情懷厚度。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張羽淳/文 莫榮寶/視頻 陳苑婷/文案 平安琪/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