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李崇建在重慶舉行「喚醒生命勝任力」分享會,他著有《心教》《對話的力量》等書,在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上頗有建樹。香港商報現場就華人的情緒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情緒教育與其進行了探討。
情緒管理應從家庭教育開始
香港商報:青少年在處理情緒問題時脆弱性愈發凸顯,現在學生日常生活的情緒管理或者疏導的需求日益增多,學校教育在這一塊遠遠不夠。您認為主流的教育體系里應該要切入情緒的相關課程嗎?如果切入的話,是不是應該從幼稚園,甚至是更早,然後一直貫穿到大學的各個階段?
李崇建:情緒管理應該從小就教,最重要的應該是從家庭開始。情緒教育目前在家庭裡面根本沒有推行,絕大多數家長不能把孩子的情緒和表達情緒的行為分開,更不用說進行緩解和疏導。
首先,發現孩子有情緒,家長要能把情緒和情緒的行為分開。比如孩子生氣了,家長往往不會把生氣跟生氣的行為分開,只會讓孩子不要生氣。如果會分開的話,家長看到孩子生氣就會說,媽媽知道你生氣,但不能夠亂丟東西。大人沒有這個概念的話,就會一味地告訴孩子,不要再哭了,再哭我就不理你了。另一個極端作法是去寵、去哄孩子。長期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把孩子養成「妖怪」。
其次,家長要能識別出孩子是什麼情緒,並點出來。當孩子遇到了一件事鬧情緒了,大人要能分別出,這是生氣、難過,還是害怕。
最後,家長要能引導孩子把情緒說出來。情緒說出來就能夠有所改變。有個自閉症的小孩,一直到了六、七歲都不會大便。因為自閉症,他的情緒不會表達,爸爸媽媽也只會跟他下命令,說你要這樣做,你要那樣做。去學校的時候,就特別容易煩躁,情緒一來,就衝出去撞牆。有一次媽媽帶着孩子開車過程中,孩子情緒發作了,媽媽也覺得很委屈痛苦,在等紅綠燈的時候,恍惚之間起了念頭要把兒子掐死,結果真把孩子掐到窒息了。還好綠燈亮了,媽媽晃過神來。媽媽很痛苦,不知道怎麼辦。後來在我的指導下,她開始每天陪孩子說話,陪他把情緒給標識出來。這個孩子在中一的時候參加了一個作文跟漫畫的比賽,但是作文寫不出來,我引導他能些什麼就寫什麼,寫成爛作文也不怕。因為不能敘說就會卡住,能夠敘說就能夠往前走。後來孩子還得了獎。目前孩子已經完全正常了。媽媽很感動。每次看到我都要擁抱我,也建議把情緒教育推給全部的人,後來她還到馬來西亞各地的機構去做分享。
香港商報:您覺得,是否需要把這種教學作為一個正式的課程確定下來,並盡快地在主流教育體系里推進?
李崇建:國內我不知道,在海外已經形成了。其實我比較主張的方向,是用一些簡單的模板和範例,來教給大人怎麼跟孩子溝通。那天我在宜賓中學講課,一個孩子問,我的語文成績要怎麼能夠提上來,我一問才知道,原來他的弟弟去世了,他有壓力。所以真正的問題是他的情緒。媽媽在電視的那頭看了就崩了,她說她都不知道這個事對孩子影響這麼大。說明我們大人平常在面對這些事的時候,其實都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導致孩子的情緒越來越多。
情緒應該被看見。舉個例子,許姍姍在我家,她媽媽要帶她回台北那天,她說要去小公園玩,媽媽說我們就要出發了,沒時間了。姍姍說我就要去玩,而且越來越憤怒。
我蹲下來問姍姍,你怎麼會想去小公園玩?
她說,我想去盪鞦韆。
我說,我知道,但現在時間到了不能去了。她說,我就想去。我說,不能去,你會不會很生氣?她說,我很生氣。
我說,舅舅知道你生氣。因為不能去玩,你還很難過,很失望,對吧?她說,是,我很難過,很失望。我說,舅舅知道你很難過、很失望---這就點出她的情緒了---不過真的該出發了,走吧,她就乖乖走了。
孩子這麼小,你如果進行情緒教育,你就得知道她的情緒,要能給她點出來,你要稍微關心兩三句。即使沒有完全化解,他的情緒也會好多了。
所以我們要總結出一些範例,做一些模板,比如,關於好奇的10句話等,這樣簡簡單單的才能夠推廣開來,然後再往後延伸。
嚴苛管控容易給孩子帶去創傷
香港商報:您覺得華人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嗎?或者說它有哪些特點和不同?
李崇建:咱們華人太重生存,包括到了美國的華人。在美國的孩子有一個獨特的文化取向,看不起華人父母。為什麼呢?華裔的傳統是對孩子的管控很嚴,孩子就經常不跟他們說話,很多的孩子都說,我18歲就絕對離開這個家。所以在美籍華人的社會裡面,有非常多的小孩,成年了以後,10年20年不跟家人聯絡。有一次到洛杉磯有一個家長說,我的孩子15年來只回家兩次,其中還有一次只在門口按了門鈴,我出來他就走了,家長很悲傷,媽媽爸爸問我怎麼辦,我一步一步教他們,後來他們的孩子跟他們恢復聯絡了。這樣的案例非常的多。這有美國獨特文化的影響。
在馬來西亞,我覺得那裏的華人比較辛苦,但是比較開放跟樂觀。他們的創傷很多。
國內這邊,疫情之後創傷非常大。國內也卷得很厲害了。
所以,如果體制還是這個形式,整個情緒教育,或者是家庭的應對,作用會比較小一點。
比如,我們課程第一天問了很多家長,離開了應試教育之後跟孩子的關係會變好嗎?很多人都說會。大概是這樣,當然,也不一定說到美國,孩子就變好。
香港商報:您有沒有關注過自殺率的問題?
李崇建:有關注過。美國、台灣、大陸全部都節節升高。
我之前有講到,優等生也會跑去自殺。我優秀,可是我不喜歡讀書,爸爸媽媽給我壓力太大。有15歲的兩個孩子跳樓自殺,你猜他們口袋裡面的紙條寫的啥?送給你們兩個什麼的王八蛋!現在很多的優等生,他捲起來以後就縮起來了,退縮了,就沉迷網絡,
大人應該懂得幾個東西。第一個觀念是感受失落。要問問大人,你自己能不能經得起失落?孩子都是優等生,他能不能失落?
如果能接受失落,我們再來教你怎麼樣去靠近失落的方法,我認為所有的培優的教育應該要做這一塊,因為他們總會有不如人的時候,國家損失了大量的優秀人才。這些人才很多都捲起來了,很多都縮起來了,一小部分就自暴自棄或自殺了。
我覺得這些東西是有一個脈絡可以帶進來去改變它,哪怕是一點點。
多元化教育守護青少年的價值感
香港商報:現在已經很多人躺平了。
李崇建:躺平是因為網絡資訊爆炸,有了維基百科,百度百科,老師不需要了,權威沒有了,我就不用聽你話了。整個秩序崩解了。但網絡資訊的混亂,也讓很多孩子變得無所適從。所以你就看到大家也都躺平了。
香港商報:現在很多新新人類已經被網絡蠶食了。整天泡在遊戲裡面。不去工作,也不怎麼消費,就這樣度過大半生的時間。如果是您來面對他們,我很想知道您會怎麼幫助他們?
李崇建:我常常面對這樣的孩子。對於上癮症,對於厭學,我在帶他們的時候有很多經驗。
首先應該明白的是,整個世界是這樣的,我們為了求生存,忽略了生命。這反而使得孩子並不能夠很好的去求生存之道。比如說我知道自己不能賺大錢、不能夠買更好的房,供不起,即使努力再努力,也就只能夠賺那麼一點錢,與其如此,幹嘛不躺平呢?所以,這是整個社會結構的問題。
第二個,關於如何面對的問題,從心理學的理論看,孩子的價值感沒了,他完全體驗不到價值感。因為他從小到大都在被打壓。比如說我們太重視他讀書、他的工作,太多打罵,導致他的價值感越來越弱,甚至不接納自己,就衍生出來躺平的狀態。
面對這樣的人們,我通常會從他的故事裡面去聽,接納他的狀況。通常問他自己喜歡這樣嗎?孩子通常都會告訴你,沒辦法,這樣就好了。這都沒關係,只要能對話就好。你可以繼續問,什麼時候開始的,曾經有雄心壯志嗎?他會告訴你他有的,他的情緒就被挑起來了。這樣的小孩,他之前生命力被打壓,情緒也出不來,就沒有了能量。
所以,首先,一定去聽他的過去,讓他的情緒在這裏被挑起來,進而發現他的願望。了解他曾經覺得有價值的高光時刻,了解那時他是怎麼看自己的?讓他意識到,原來他也曾經能夠站到很棒的位置;還要了解他是經歷了什麼而倒下來。進而掃除他意識里的那些障礙,幫他看到一個新的圖像跟願景。
香港商報:未來的學校,您如果願意勾勒一下,你認為它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校?
李崇建:我認為未來的學校應該是豐富的,應該有各種學校的樣貌,不應只有一種學校的樣貌。體制內的學校不多元,也許有它的價值。但更多的開放性學校會更有意義,比如說華德福,比如說蒙梭,比如說另類的教育,這些應着時代而進來的這些學校的面貌,應該更多元一點點,我期待能夠看到更多元的學校面貌,而不是單一的。(對話記者:齊曉彤 文字梳理:鄧建樂趙言 視頻編輯 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