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是第17個「國際罕見病日」。隨着醫療水平的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罕見病被認識。目前,我國罕見病患者在6000萬以上,每年新增的患者達20萬人,其中兒童佔到50%-75%。
我國是在2016年召開了首次全國罕見病認知大會,推動罕見病的診療有了更深入地研究。近些年來,隨着基因診療水平的提高,對罕見病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其中有很多疾病能夠得以明確診斷及治療。
北京兒童醫院黑龍江醫院江南院區重症醫學科主任於鑫岩強調,一定要重視出生時新生兒罕見病的篩查,陽性的患者最終通過基因來確定診斷,並給予高度的重視,因為很多罕見病通過早期的干預、飲食調整以及藥物補充治療、基因修正治療可以達到痊癒的水平。
特別是近年來,兒童藥物和罕見病用藥一直備受社會關注,2022年醫保目錄調整共新增22個兒童藥、7個罕見病用藥,隨着2023年醫保目錄的調整,將有更多罕見病用藥進入醫保目錄,相關患者將持續獲益。例如大家所周知的SMA,也就是脊髓性肌萎縮症,是需要一種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一個基因修正治療,這種藥物從最初的70萬一支的天價藥物,經過我國醫保專家不懈努力,已經降為3萬多元一支,並且醫保給予一定份額的報銷,使普通家庭的罕見病患兒有能力承擔治療費用。所以,對罕見病患兒不要輕易輕言放棄,要做到儘早發現,儘早診療,多學科的一個持續關注,使這些患者延長生命,提高生命質量,讓這些病人能夠融入社會,並且能夠達到正常生活的標準,對社會及家庭都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裴振萍 魏然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