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中华大地

河南漯河:科技創新引領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12-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用實際行動貫徹了省委的果斷決策,創造性地交出了市級層面建設省級實驗室的好答卷。」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蒞臨漯河調研時,曾對中原食品實驗室讚不絕口。今年以來,先後有百餘個河南省內外黨政考察團和290多家知名企業人員到中原食品實驗室考察學習。

    近日,院士、首席科學家、崗位科學家等近百位專家學者齊聚河南省漯河市,為着中原食品實驗室同向奔赴。漯河市委書記秦保強在中原食品實驗室科學家大會上強調,要始終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在「頂天」攀登高峰上再突破、在「立地」促進轉化上再發力、在「協同」營造生態上再創新,以科技創新引領食品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在中原食品實驗室的創新龍頭帶動下,今年以來,漯河市延攬人才9084人,同比增長137%;研發投入強度從2020年的1.15%提升到2022年的1.74%,預計今年突破2%;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到84.8%,居河南省第一位;獲批省級「瞪羚企業」9家,是近三年認定總量的2倍,全市創新發展提擋加速、全面起勢、碩果纍纍,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

IMG_7244.JPG

    海納百川、尊崇人才,精心打造人才匯聚「新磁場」。制訂高層次人才「六可選」服務保障措施,成立市人才集團,開闢「一站式」綠色通道落實人才優惠政策,建設人才公寓,精細化做好後勤保障服務,立足河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聚賢舉能;建立健全實驗室科研助理後備人才庫機制,篩選省內外112位知名高校教授擔任4所聯合培養實驗室研究生高校的兼職導師,實現實驗室發展與本土人才培養同頻共振、合作共贏,致力打造「近悅遠來」的食品創新人才高地。目前,在中原食品實驗室工作的院士達12名,國家傑青、長江學者達29名,全職科學家達43名,常態化科研人員達200餘人。

    搭梁架柱、邊建設邊創業,順利開啟規範運營新篇章。召開兩次理事會會議,審議通過實驗室章程、理事會章程、學術委員會和戰略諮詢委員會章程等,制訂並落實內部管理、工作規範等一系列措施,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推動實驗室規範化、制度化運營,加快推動成果產業化落地。以創新之舉辦創新之事,實施以科研成果轉化為核心的人才考核管理體系等,推動實驗室高質量運營。建成投用1.2萬平方米的實驗室大樓和中試基地、孵化中心。佔地500畝的省食品科創園已順利封頂,預計明年可啟用,將成為食品創新高地的標誌性建築。弘揚「鼓勵競爭、倡導合作、允許冒險、寬容失敗」的實驗室文化,軟硬並舉真正打造「科學家之家」。

    守正創新、靶向聚焦,着力構建科研攻關新體系。聚焦「大食物觀」和「健康中國」戰略,圍繞未來食品、「藥食同源」、酒業奶業、預製菜、營養健康食品等領域,組建11個全職團隊開展前沿技術研究;

    與雙匯、中大恆源等23家重點企業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產學研用一體實施科研攻關,着力打造食品產業創新的最強「發動機」。已突破關鍵技術16項,發佈代表性科研成果36項,備案23個省級科研項目,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多篇,申請專利二十多項。

    不拒眾流、共建共享,持續深化開放合作新模式。中原食品實驗室積極與一流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在中國農業大學掛牌成立中原食品實驗室營養健康分中心,在河南工業大學掛牌成立中原食品實驗室河南工業大學分中心,龐國芳院士工作站、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漯河)合作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載體在中原食品實驗室設立。以承辦高規格活動為載體,在中央、省級層面主流媒體廣泛宣傳實驗室,引入中國工程院戰略與諮詢項目會、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項目會等高能級會議活動,實驗室獲得社會高度關注,中原食品實驗室現象在食品界、產業界、科技界引起強烈反響,知名度越來越高。

    集成優勢、創新模式,斬獲科研成果轉化新成果。中原食品實驗室堅持目標導向、產業導向,實行企業「下單」科學家「接單」模式,從一開始就鼓勵企業參與課題遴選,創新協同攻關機制;集中優勢資源,構建「實驗室+研究生院+中試基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等各類創新要素精準對接、相互賦能、高效耦合的創新格局,組建正縣級實驗室服務中心,高效服務科學家團隊、精準服務產學研對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見效成勢。先後與28家企業簽訂成果轉化協議,與5家企業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向市內外企業推送科技成果232項,為183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360多次,與想念、華泰糧油、三劍客等14家企業簽訂技術服務合同,成交金額共5730萬元。兩項科研應用分別榮獲2023年中國乳業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特等獎;三劍客公司利用實驗室研發成果開發的「快樂酸奶」投放市場後成為爆品;實驗室與益恆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新一代代糖產品塔格糖項目正就地產業化,預計明年5月份投產。(郭延 李丹)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