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韶關南雄市着力推進村內道路建設,通過硬化提升一批農村砂土路、按時保質完成村內道路建設任務,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新建一批農村道路等,全面完成村內道路幹路建設項目,打通了鄉村振興「出」與「進」的雙向通道,便利群眾日常生活,帶動經濟產業發展。截至目前,累計建設里程約195.5公里,全力推進該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南雄市着力推進村內道路建設
民之所需,品質交通推動幸福民生
村內道路建設一頭連着發展,一頭更連着民心。「村內道路建設」被列入了省十件民生實事,是促進鄉村振興全面發展、建設和美鄉村及提升民生幸福的重要環節。南雄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村內道路建設工作部署,把村內道路建設工作放到鄉村振興工作重點任務來抓細抓實。
要發展,先修路。村內道路是鄉村發展的標誌,也是村內建設的先行官,南雄市以建好「村內道路」為切入點,堅持「政府投資、屬地籌資、社會融資」等籌資方式,多方渠道籌集村道項目建設資金。截至目前,已投入進度款2300萬。按照串點連線、連片成面原則,打通斷頭路連通原有公路網,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破解制約農民增收、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交通瓶頸問題。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村內道路,吸引資源、回歸發展,激發聚攏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2022年12月,南雄珠璣鎮角灣村新屋村路段正式完工,滿足沿線村民的出行需求。「沒有修這條路之前原來是泥巴路,坑坑窪窪,群眾出行不方便。」珠璣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新修建的道路總長150米左右,建成之後就極大方便了新屋村民出行。」
如今,角灣村道路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的願望已經變成現實。村民李先生感慨道:「現在我們出行越來越便捷,一條通到家門口寬敞、平坦的農村公路,比機場、高鐵更實在。」
富民興村,村道建設助推產業發展
「山區的農民靠山吃山,竹梢、竹屑可以打碎做成竹炭,竹根可以做成根雕,竹枝可做成生活工藝品……」對百順鎮竹農來說,一根竹子全身是寶,處處能賺錢。在百順鎮新東門的子明竹炭廠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砌築竹炭爐,場面忙碌而有序。
近年來,百順鎮抓住一體推進農村道路建設機遇,通過道路的不斷完善,暢通的村內道路路網完善鄉村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不僅推動現代農業、綠色工業,還帶動鄉村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路暢產業興,乘着農村公路改良的東風,廠區前以往坑坑窪窪的路面變成了寬敞平坦的水泥路,方便了拖拉機、大型貨車運輸毛竹原材料和竹炭、竹製品,減少了運輸成本,廠子的利潤也提高了。」竹炭廠負責人告訴筆者:「現在我們廠單毛竹收購量就達到4.8萬噸,一年竹炭產量1.2萬噸,提供了55個穩定就業崗位,安置了脫貧人口8人 。」
近年來,隨着鄉村道路的不斷完善,農產品運輸便利給村民帶來了實惠。「以前到廠里的道路又窄,坑窪又多,不要說大型運輸車通不過,就是拖拉機過去也要慢慢開。安全情況堪憂。」百順村村民興奮地說道:「現在路直接修到達廠門口,這樣既方便了我們運輸毛竹,又方便了附近村民、廠區務工人員出行,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社會聯動,多措並舉推動提質增效
為了讓村內道路建設提質增效,該市積極提升群眾參與度,動員村民籌集資金,主動讓出路基用地,自行拓寬路基,為路面鋪築施工創造有利條件。
經統計,該市村內道路建設項目村民、村集體自籌資金達41.47萬元,貢獻工日達307.5日,出讓土地數量11.94畝,涉及路線54條共11.96公里。同時,還推行以工代賑模式,發揮農民工匠優勢,挖掘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用工潛能,吸納當地農民、脫貧人口等參與路基鋪設、基礎作業等環節,共吸納545名當地農民參與到村內道路建設,實現就地就近增收。
通過倒排工期,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各環節,縮短前期建設周期,提前着手土地劃撥和清拆工作,優先完成沿線路障拆除、管線搬遷及路基平整等,確保在施工前用地、報批工作準備就緒項目高效率施工。堅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節約用地」原則,加強成本控制,科學設計路線走向和規模,實行精細化規劃,對建設細節逐段優化、逐項打磨,壓減不必要投資,爭取將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用。
一條條美麗村內道路打通城鄉一體發展的梗阻,為南雄市鄉村振興發展構築起便利的「公路網」,叩開了村民的「幸福門」,成為村民致富增收的「加速帶」,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速。(記者 李芳 通訊員 李思番 潘力達 聶錦鵬)
頂圖:南雄市着力推進村內道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