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關於印發第四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方案要點的通知》,公佈第四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名單,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成功入選。這是對醫院落地深圳5年建設成效的高度肯定,更吹響了醫院肩負新使命、奮進新征程的號角。
「拎包入住」,政府真支持
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合作,依託深圳醫院,共同打造以腫瘤預防、診斷、治療、研究為核心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截至目前,深圳市已劃撥204.6畝用地用於醫院建設,已建成醫院一期和改擴建一期工程,在建的有改擴建二期和質子腫瘤治療中心項目,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已完成立項。到2025年,醫院總建築面積將達48.11萬㎡,編制床位達2300張。
2020年,深圳醫院作為國家佈局承擔重點疾病防治功能的醫院列入深圳市高水平建設醫院(2020-2025年)相關政策和資金扶持。
管理真輸出:黨委班子發揮領導作用
赫捷院士身體力行,堅持定期召開黨委會、院長辦公會,黨委班子頭雁作用發揮顯著,黨建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醫院獨立法人、獨立運營、獨立核算,以章程為統領,引進北京總院先進管理理念,修訂完善醫院各項管理制度、辦法,匯編成冊,形成規範的醫療技術目錄。
人才真輸出:一支紮根深圳的國家隊
總院常駐深圳專家40餘人,長期專家170人次,不完全統計支持深圳醫院建設專家已超3000人次,每年在深人員占深圳醫院員工總數保持在12.85%-15.59%。其中,管理團隊中總院派出人員佔比61.90%。輸出醫院還派出核心成員牽頭建設12個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團隊。
醫療技術真輸出:家門口享受國家級醫療服務
將醫療新技術、新項目引入深圳醫院,實現兩院均質化發展。目前深圳醫院開展的1479項醫療技術中,有1108項為總院平移醫療技術,佔比為74.92%。其中胸外科「單孔胸腔鏡」、「經頸縱隔鏡」等手術居國內領先水平;婦科「經臍單孔」、「經陰道單孔」屬全國先進水平;泌尿、頭頸、乳腺、胃腸、肝膽、神經外科等開展超高精尖手術,帶動區域醫療技術發展。111項新技術新項目在廣東省、深圳市率先開展,填補區域醫療技術空白;近距離放射治療技術(後裝)全國領先;射頻消融技術等介入技術應用於各實體瘤的治療。
科研合作真輸出:助力深圳醫院科研創新能力建設
國家癌症中心攀登基金支持設立合作基金,院內課題和國家級項目配套自籌科研經費3102.88萬元;帶動深圳獲批科研項目47項,其中國家級12項,省部級6項,市廳局級29項,研究經費1954.16萬元。深圳醫院發表 SCI 論文232篇,獲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一等獎1項,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二等獎1項。推進京深兩地教學合作發展,總院接收深圳醫院進修人員123人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信息建設真輸出:互聯互通實現京深信息一體化
總院和深圳醫院業務系統、管理系統建設同質化;實現京深兩地遠程併網,遠程會診(包括:遠程MDT、遠程病理、遠程影像),院際檢查檢驗結果互認,2021年開展遠程會診210餘例;建成抗腫瘤監測平台,京深兩地數據共享;一院兩區互聯互通,實現京深兩地結果互認。
深圳醫院真實幹:區域輻射能力凸顯
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醫院醫療業務持續增長。五年出院患者8.82萬人次,以年均165%的速度持續增長。2017-2021年,醫院收治患者中深圳醫保佔比54%,省內異地醫保和跨省醫保佔比36%,自費佔比10%,區域輻射作用明顯。有效提升深圳腫瘤患者就診率,補齊深圳腫瘤防治短板。患者滿意度在市衛健委滿意度監測中得分均在90以上,在市屬三級公立醫院中名列前茅。
醫院已設置臨床醫技科室31個、開放住院病區24個,開放床位880張。人員中研究生以上學歷佔比36%,博導12人,碩導29人;擁有院士3名、國家自然基金傑出項目2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名、長江學者2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1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名。
醫院推動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落地深圳。早診早治已覆蓋深圳市居民1000萬人,完成高危人群評估6萬餘人,高危人群篩查2.8萬餘人次,結果陽性2854人次。建立科學先進的高危人群評價評估模型,搭建起深圳市「社康中心-公衛機構-臨床篩查醫院」的癌症綜合防治網絡。
醫院先後掛牌國家惡性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致力提高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腫瘤治療研究水平。
5年實踐,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真輸出」,對深圳醫院的投入和輸出已形成常態機制,省市政府立足民生「真支持」,深圳醫院埋頭「真實幹」,已具備較強的服務能力、影響力和輻射力,解決了深圳乃至周邊地區群眾看大病難的「真需求」,取得了實實在在的「真成效」。(記者 林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