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營口堅持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理念,把百姓安居樂業、城市安寧和諧作為創建生態宜居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百姓打造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讓他們真正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
據營口日報消息,近五年來,營口市住建局緊緊圍繞國家、省、市目標要求,致力於優化城鄉佈局、改善城鄉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先後實施了一批城鄉建設重點工程,城市基礎設施得以不斷完善,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服務功能不斷增強:百姓的住房更安全、居住環境更舒適美觀;居民的出行環境更暢通、便捷。
群眾住房條件持續改善
營口市努力打造有完善設施、有整潔環境、有配套服務、有長效管理的宜居小區。
據營口市住建局房管科科長侯虹瑋介紹,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營口市始終以群眾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充分尊重小區居民的想法和意願,把群眾呼聲最強烈的基礎設施弱、功能設施缺、環境衛生差作為改造重點來抓,不斷豐富改造內涵,提升群眾居住品質,讓老舊小區煥發新生機。
另據介紹,「十四五」期間,營口計劃改造老舊小區465個,改造2923棟樓,惠及129722戶,改造總建築面積1036萬平方米,預計投資總額38.3億元。到「十四五」末期,營口市將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鋪通服務百姓最後100米
據報道,近五年來,營口市共完成新建及改造道路,全長約68.2公里,道路面積約130.4萬平方米,道板面積約23.4萬平方米。青花大街、金牛山大街、鏡湖西路等道路進行了拓寬改造,打通了海河路、智泉街等「斷頭路」,極大改善了交通壓力,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據介紹,近年來,營口市對城市管網實施了大幅改造。新建、改造供水管網、燃氣管網、排水管線共計602公里,民生供應得到進一步保障,城市功能普遍提高。近幾年,營口市推進了公園提升工程,新建了紅旗廣場、樹人公園、育才中學北側群眾休閒廣場、清華路帶狀公園,並利用城市街角空地建設了100個口袋公園,新增綠地面積36萬平方米。利用碎片土地建設停車泊位2000餘個,施劃停車位3.3萬個,緩解了停車難問題。對全市城區和景區22座公廁進行旱廁改水廁翻建,不斷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環境。另外,營口市還完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工作,新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5座,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2座,污水處理能力日益提升。
生態環境整治成效顯著
黑臭水體不但污染環境,而且是困擾百姓生活的一大難點問題。資料顯示,營口市城市建成區內原有黑臭水體7條,均屬於輕度黑臭。城區河道以行洪、排澇、景觀功能為主,受潮汐作用影響,水體往復迴蕩,水質欠佳,水量變化明顯,底泥易淤積。市政排水管網以合流制為主,大面積環狀連接,污水處理水平依靠泵站逐級提升。
2019年,營口市成功申報國家第三批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據了解,營口市開展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時注重頂層設計,從項目建設和機制建設兩方面,統籌推進示範城市建設工作,取得了良好治理效果,達到了國家示範城市建設考核要求:建成區內總長15.27公里的7條黑臭水體已經消除,透明度、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和氨氮4項水質指標全部穩定達到不黑不臭的要求,居民滿意度達100%。市內污水管網空白區已全面建設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污水直排口已全面普查封堵。2018年污水處理廠進水BOD平均濃度為78mg/L,污水集中收集率為61%;截至2021年5月,東部、西部、北五污水處理廠進水BOD濃度分別提升至86.3mg/L、79.9mg/L、109.0mg/L。污水處理廠進水BOD平均濃度提升至86mg/L,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70%,達到了示範城市建設目標值。5公里民興河(莊林路—得勝路)示範河段已全部改造完工,4項水質指標穩定達標,景觀、亮化、水利設施改造一新,居民休憩場所豐富多樣,實現了斷面水質優良、動物植物棲居、生態岸線風貌秀美、人居生活環境舒適的願景。
同時,營口市還建立了長效工作機制。目前已完善了13類長效工作機制,黑臭水體治理實現有人管、有錢管、有制度管。
城鄉生活垃圾治理形成常態
近年來,營口市委、市政府將永遠角存量垃圾堆填場整治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組織相關部門實地調研考察了北京、江蘇、湖北、湖南等地區存量垃圾治理的成功案例,最終選定「垃圾篩分+庫區回填+資源化處理」的治理技術,實施永遠角存量垃圾堆填場治理工程。該項目的實施,極大改善了項目區及周邊區域的生態環境,消除了原堆填場給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為市民打造了秀美宜居的生產生活環境。
生活垃圾出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營口市新建設了營口循環經濟產業園即市生活垃圾焚燒廠,項目位於沿海產業基地冶金化工重裝區,項目用地約 12.99萬平方米,於2020年3月31日開工建設,同年11月28日鍋爐點火烘爐。2021年3月27日,廠區實現「倒送電」;4月11日,開始正式焚燒垃圾;4月15日,機組併網發電。項目目前日處理能力1500噸,有效解決了全市生活垃圾處理「出口」問題,實現了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改善了城市環境。農村生活垃圾處置體系,覆蓋了全部行政村和97%以上的自然村屯。(王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