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武漢市政府緊隨其後發佈關於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意見,加快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
近日,記者來到武漢,實地了解氫能產業集群建設情況。
質子交換膜是氫燃料電池核心組件,它的好壞直接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以往,國內質子交換膜市場基本被國外廠商壟斷。去年底,國家電投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生產線在武漢經開區投產,這也是我國目前全自主、單線產能最大的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生產線,打破了國外壟斷局面。
自立之後如何實現自強?唯有加大研發創新,不斷提升產品性能。為了提升質子交換膜的性能,國家電投氫能公司下屬武漢綠動氫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研發團隊日以繼夜做着研發和測試工作,目標是將質子交換膜使用壽命提升至超過兩萬小時,其他關鍵技術指標不斷優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根據規劃,到2024年前,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將形成年產10萬平方米質子交換膜、1萬套燃料電池電堆和5000套電池動力系統的產能。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氫能產業的城市之一,武漢已集聚有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和東風公司等氫能產、學、研機構,以及近年來落戶武漢的雄韜氫能、眾宇動力、國家電投氫能等企業,在氫能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突破、掌握了一批核心技術。
根據武漢市政府發佈的《關於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意見》,到2025年,全市氫能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規上企業達到100家,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達到3000輛,建成加氫站35座以上。
隨着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入,氫能科研成果將迅速產業化走入市場。一座「聚集了一批國內氫能產業頂尖企業」「掌握了關鍵自主核心技術」「構建了完整產業鏈」的「氫能之都」正在崛起。(記者 吳超群 通訊員 孫亞雲 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