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萬——這是2021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共治信息平台全年辦結的案件數;150.6萬——這是截至2月20日,包河區大共治信息平台上線以來累計受理的案件數,其中辦結1505961件,辦結率達99.96%,無論是街面秩序、環境衛生,還是小區消防安全、鄰里糾紛,都能夠依託區大共治信息平台,實現閉環處理。
2019年起,包河區創新建設具有數據集成、實時監測、閉環處置、指揮協同以及多元應用五大功能的大共治信息平台,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與基層社會治理內容相結合,讓治理過程更加優化、科學、智慧,居民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的處理也變得更加及時高效。
「共治包河」 打造「網上群眾路線」新陣地
2月24日下午,在包河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電子屏幕正實時顯示着大共治信息平台上的最新數據,座席員們在電腦前忙着流轉審核案件。
17時11分,平台收到一條來自「共治包河」微信小程序上的網友投訴:「望湖西路與望湖北路交口有流動攤點。」平台坐席人員立即將案件流轉至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區, 17時19分,沁心湖社區網格員孔璐達到現場處置,17時21分,現場的流動攤販被勸離,整個過程只用了10分鐘。
去年4月,為拓寬群眾訴求渠道,包河區依託區大共治信息信息平台,探索「網格+網絡」掌上雲社區新型治理模式, (上接第一版)推出「共治包河」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內設置了議事、報事、辦事、我的社區(社區動態、住在社區、玩在社區、法律顧問等)等子模塊,在線收集民情民意,處理社區事務。群眾遇到煩心事,可通過「共治包河」小程序一鍵上報。
近年來,包河區不斷夯實網格化治理體系,將全區劃分為460個基礎網格,每個基礎網格按照「1+2+5+N」標準進行組建,配備了網格長、網格員、法治力量和自治力量等多元化治理力量,力爭將問題發現在網格,解決在網格。
此外,包河區大共治信息平台還整合了12345市長熱線、數字城管、公安非警務、12318文化市場管理熱線、12319數字城管熱線等熱線平台,以及領導信箱和微信、微博、人民網等網絡平台上群眾反映的訴求。所有信息均統一到大共治信息一個平台流轉、處置,實現了「多個入口、一個平台」,構建了問題「發現、受理、派遣、處置、核查、結案、考核和評價」閉環工作流程,大大提升了社區治理效能。
多元共治 打通部門聯動「腸梗阻」
不久前,濱湖楓丹園小區一業主反映,樓上漏水導致家裏斷電,多次溝通未果後,樓上樓下業主及物業公司之間發生了糾紛。
包河區大共治信息平台根據案件特點,立即啟動「四員一律」進網格工作流程,安排社區工作人員和律師一道上門,耐心調解,最終樓上住戶對衛生間漏水軟管進行更換,漏水問題得到解決,樓下住戶的用電也成功恢復。
在盛大德馨府小區,網格員陳剛在巡查中發現,2號樓樓下一段輔路破損,影響居民出行。陳剛將該信息採集上報大共治信息平台後,平台立刻將案件同時流轉給區住建、屬地街道和社區,最終在多方力量配合下,組織施工人員及時對破損路面進行修復,消除安全隱患,方便居民出行。
在包河,區大共治信息平台扮演着「最強大腦」的角色,在城市管理和社區治理大小事務中發揮着統籌調度的作用,依託該平台,2021年全區多部門聯動處置解決各類「疑難雜症」4000多件。
「大共治信息平台的建立,解決了『條上管得着看不見、塊上看得見管不着』的問題,打通了不同部門之間的『梗阻』。」包河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平台還可對群眾訴求的案件類型、重點區域、責任主體等,特別是重複投訴案件以及不滿意案件進行分析歸類,實時掌握群眾訴求事項的發生特點、趨勢以及變化規律,為政府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提供數據支撐。
近年來,包河區「大共治」治理模式獲評「全國城鄉社區精細化治理」優秀案例、2020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優秀案例以及「中國數字經濟與智慧社會」優秀平台、優秀服務、優秀創新和特別貢獻獎。(葉玉庭 周鵬程 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