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青少年衛生健康教育工作,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基礎,是實施教育強國戰略的重要任務,是發展素質教育、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河南省政協委員、漯河市政協副主席羅偉民
1月5日上午,政協第十二屆河南省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鄭州開幕。河南省政協委員、漯河市政協副主席羅偉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小學生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加強中小學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動員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衛生健康生活習慣,保持身心健康,已經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社會任務。
《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普及國民健康知識,實施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近年來,隨着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質整體有了很大改善,但校園衛生健康狀況仍不容樂觀,需要認真研究予以加強。
「衛生健康知識教育不被重視。受教育編制管理和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普遍沒有配備衛生健康教育專業師資,衛生健康教育課程一直處於可有可無、甚至沒有開設的尷尬處境;有的學校體育課也被各考試學科削減擠占,學生的運動量大打折扣;部分學校沒有校醫,不設立衛生室、醫務室;少數學校配備了校醫,設立了醫務室,也只是應對學生感冒發燒之類的日常健康需要,不具備處理特殊時期、特殊事件的應急能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地普遍出現靠學校自身能力很難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問題,校園疫情防控一度成為各級政府關注的焦點。」
羅偉民認為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社會衛生健康知識普及不夠。學校和家庭教育缺失造成學生缺乏衛生健康常識和鍛煉意識,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講究個人衛生、加強自我預防的習慣,有的不愛運動、不會運動,由此帶來體能和運動素質下降,校園裏「小眼鏡」「小胖墩」「豆芽菜」越來越多。
另外,學校教學生活環境衛生有待改善。我國標準要求人均教室面積≥1.1 ㎡,但是大多數學校達不到此要求;學校食堂、生活飲用水和廁所存在衛生安全隱患,如:部分縣鄉學校生活飲用水供水方式採取分散式供水,學生食堂沒有辦理食堂餐飲服務許可證,學校廁所無洗手設施等。
因此,羅偉民委員建議:
一、加大教育監管力度。教育部門應將學生常見病、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納入學校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在每年的教育管理評估中,加大體育、衛生健康考評分值比重;把學生身心健康狀況納入對學校的績效考核,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分梯次對學生健康知識進行考試考查,將體育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學校應按規模配備一定比例衛生健康教師和校醫,開設衛生健康教育課程,對學生進行常見病、傳染病防治知識教育普及,完善管理制度,做好校園各類疾病防治工作;衛健及疾病預防控制部門要加強對學校相關人員業務培訓和指導,提升其專業技術水平,尤其要做好校醫、保健教師對常見病、流行病、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扎牢「一線防控」籠子,營造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切實保障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提升學生健康素養。教育學生養成良好衛生健康行為和習慣,保持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校園文化。以中小學為重點,注重大中小幼相銜接,完善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主題教育為重要載體、以日常教育為基礎的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把學生健康素養評價機制納入教育評價體系改革,營造學校全員促進、學生人人健康的良好氛圍。通過課堂教學和社會普及,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掌握日常體育鍛煉、傳染病防治、食品衛生安全、合理營養膳食、體格健康檢查、心理健康、生長發育、性與生殖健康、心肺復甦、安全避險與應急救護等方面知識和技能,從而培育學生珍愛生命、珍愛健康的心理品質,保持樂觀向上心態,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理念,自覺維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正確應對學業進步、人生目標考量,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克服不良情緒,減少心理壓力,提高心理適應能力,遇到問題理性平和,做到自尊自信、自強自立。
三、優化健康教育環境。各級各類學校要完善課程安排,系統設計教學標準、師資配備、評價體系、制度保障,確保將健康教育貫穿教育全過程,落實各學段健康教育教學時間,構建學科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課內教育與課外輔導相結合、經常性教育與集中式宣傳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嚴格落實眼保健操、課間操制度,提倡中小學生到校後先進行20分鐘左右的身體活動。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各級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不斷改善學校教學設施和生活條件。衛健部門要加強對學校衛生健康教育工作指導,幫助學校開展衛生健康知識科普活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相協調教育教學環境,落實教育「雙減」改革的要求,給學生接受衛生健康教育、加強健康鍛煉提供更多空間和時間,使廣大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成才。(記者 王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