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3家世界500強、8家中國500強,2020年來新增上市公司8家,累計34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形成證券市場「廣州國資板塊」。通過實施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有力促進了廣州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廣州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崔彥倫在22日廣州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透露,2021年,廣州市國企資產總額破5萬億,11月末達5.4萬億元,位居國內副省級城市第一,同比增長14.6%。
廣州國企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通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廣州國有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增強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崔彥倫介紹說,今年1-11月,廣州國企實現營業收入9,296.8億元、利潤總額683.6億元、上繳稅費70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7%、7.4%和11.6%。
廣州國企的實力主要表現在科技創新成效顯著,通過首創「政策+聯盟+基金」模式,強化創新驅動。在創新投入強度方面,2020年廣州屬國企研發投入增長至159.5億元,研發強度提升至3.22%,2021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114.9億元,同比增長25%。
此外, 2020年來,廣州國企新增研發機構103個,目前國家級研發機構43個、院士工作站12個,均居副省級城市第1,各級研發機構合計598個,高新技術企業269家;廣州市屬國企2年新增專利授權量5935項,累計擁有專利授權量超1.77萬項,其中發明專利超3800項。
廣州國資佈局結構整體優化
當前,廣州國有經濟實現佈局優化與結構調整,截止2021年11月,5大核心產業(汽車、金融、生物醫藥與健康、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佔市屬國企的50%、41%和46%;資產、營收、利潤規模前5位企業佔市屬國企的比重分別為82%、73%和75%。
廣州還新組建廣州人才集團和廣州交易集團2家功能性企業,補齊高端服務業短板;培育發展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組建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投資集團;圍繞產業鏈發展目標,加大企業併購力度,並完成875戶殭屍企業出清處置任務,累計壓縮精減企業約1400戶。
以國有上市公司為主推進混改
廣州堅持通過市場化方式深化市屬國企與央企、地方國企及民營企業的多層次資本合作, 2020年來實施混改項目140多個,引入非國有資本總量超過200億元。其中,廣州工控成功控股央企子企業南方宇航、成為央地混改典範;廣鋼氣體成功引入興橙資本、紅杉資本等知名基金參與混改。廣州國還充分發揮基金作用,設立及管理投資基金140餘支,滾動投資金額超1000億元,投資項目中13家已成功實現IPO上市,寧德時代、雲從科技等一批知名企業曾得到廣州市國資基金投資,並參與投資粵芯二期、中科宇航、TCL華星光電、維信諾等重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助力廣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
崔彥倫在談到廣州國企的發展方向時表示,廣州將着力釋放體制機制活力,探索國有相對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差異化管控,推動符合條件的一級企業在集團層面開展職業經理人試點,推動國有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等中長期激勵取得突破,加快在新能源汽車、食品及快消品、軌道交通等產業領域培養一批鏈主企業,着力打造國有經濟發展「升級版」。(記者 黃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