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茶庵鋪鎮,茶樹漫山遍野。茶庵鋪鎮素有「茶鄉」美譽,是千年茶馬古道的重要節點,茶旅文化歷史悠久。如今,在網絡助力下,當地茶旅產業插上了加速發展的「翅膀」。
5G賦能特色產業,網絡助力鄉村振興。中國電信通過便捷的雲端網絡和優質的通信服務,助力當地發展特色茶旅產業。現在,攝像頭成為「新農具」,手機成為「雲櫥窗」,鄉鎮電視成為了「網絡導遊」。茶庵鋪鎮正走出一條特色的茶旅產業發展之路,奔跑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電信技術人員在茶園進行設備檢測
田間雲監控,助力打造智慧茶園
在當地,有一家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百尼茶庵茶業。2018年以來,這家茶業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與困難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土地流轉、技術指導、保底收購等形式持續帶動村民發展產業,讓生活困難的村民端上了「金飯碗」。
馬坡嶺組組長趙子林說,此前因妻子是聾啞人,沒有勞動能力,家裏年收入不足5000元。如今,他在茶園上班,每年有3萬元收入。加上每年幫忙採茶,兩口子年收入突破4萬元。
在帶動村民增收的基礎上,百尼茶庵茶業通過電信網絡助力生產管理。在松陽坪村,工作人員演示了720度攝像頭,記者在後台終端可以清晰看到茶園動態。「茶園的施肥澆灌等日常管理很講究時間,有了電信天翼高清攝像頭幫忙,我們實現了精細化管理。」
中國電信桃源分公司茶庵鋪支局支局長徐敬飛告訴記者,依託電信的網絡與技術,茶業公司通過搭建茶葉基地和生產區的智能雲監控,實現了對茶園的可視化管理,可以隨時進行茶園監測,調度茶葉生產和採摘。
如今,茶庵鋪鎮茶葉種植面積近8萬畝,全鎮擁有與茶葉相關的農產品加工企業67家、服務企業39家。茶葉總產量2.6萬噸、總產值10.8億元。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智慧茶園的行列,利用網絡和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遊客參觀民俗博物館
社群化電商,80後創客成為「新茶農」
在茶庵鋪鎮有一家夢九里茶業的小茶鋪。負責人陳思齊是一位80後創客,正在編輯品茶的推廣文章,準備發到網站、公眾號和微博上。
「我們做社群化電商,客戶就是夥伴,大家感受源遠流長的茶文化,也分享喝茶的樂趣。」他表示,社群電商以各種平台為基礎,匯聚各種具有相同興趣的人群。「這種電商形式溝通更直接高效,顧客復購率更高。」
陳思齊註冊了「茶夢九里」抖音賬號,分享種茶、制茶、喝茶的茶農日常生活。「網絡拉近了我和客戶的距離,我分享喝茶的場景,就有網友下單購買了!」目前,他在各平台有近萬名粉絲,數量雖不多,都是實打實的「鐵粉」。
陳思齊是一名工科男,曾在大城市上班。「大城市工作生活節奏很快,一直在嘗試平衡生活和工作。」後來,他來到妻子老家常德桃源縣,在茶庵鋪鎮,被山野間的茶葉所吸引,萌生做茶農的想法。2013年年初,他辭去大城市高薪工作,走進深山種茶葉。
「在茶庵鋪村,我們流轉185畝土地,用來種植大葉野茶。」陳思齊說,去年他們銷售了2萬斤茶葉,銷售額達530萬元。其中,通過網絡銷售的比重越來越大,他成為遠近聞名的「新茶農」。「鎮裏信號好,特別是5G開通後,網速快,上傳視頻非常暢通,我們時不時還在茶園開展網絡直播。」
目前,茶庵鋪鎮擁有22個中國電信4G基站,3個5G基站,電信寬帶覆蓋全鎮,為茶葉產業發展插上雲端「翅膀」。茶庵鋪鎮副鎮長范虎告訴記者,當地龍頭企業運用網絡搭起銷售快車道,年輕人也通過多種渠道進行電商帶貨,大大暢通了銷售渠道。
打造智慧鄉鎮,亮出茶旅小鎮新名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茶庵鋪鎮利用良好生態優勢,做好茶葉、茶旅這篇文章。在百尼茶庵民俗博物館裏,不同時代的揉茶機陳列一排,展示了茶庵鋪不同的制茶工藝和傳承的歷史脈絡。貨柜上擺放着古樸的茶具,遊客紛紛選購。在大葉茗茶製作坊,遊客還可以體驗一把制茶的樂趣。
茶旅產業不斷豐富,網絡服務也在提升,茶庵鋪鎮成為「智慧鄉鎮」,1000餘個平安鄉村攝像頭覆蓋村口主要道路、政府和派出所,為遊客營造了良好休閒旅遊環境。在此基礎上,茶庵鋪鎮實現茶旅產業升級,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發展之路。
此外,電信還為茶庵鋪鎮開通了IPTV鄉鎮電視台。遊客入住民宿、酒店既可以收看新聞節目,還可以收看本地風土人情的宣傳節目,在玩轉茶庵鋪鎮的景點之餘,也能了解茶庵鋪的歷史和文化。「我們通過節目制定了第二天的行程,讓旅途充滿了更多樂趣。」一位遊客說。
如今,茶庵鋪鎮被確定為「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示範鎮」「湖南省特色旅遊名鎮」「湖南省茶葉十強鄉鎮」。2019年被常德市委、市政府確定為首批特色小鎮(茶旅小鎮)創建示範鎮。建設茶旅小鎮以來,全鎮帶動就業2萬多人,茶旅休閒農業年營業收入已達到6000萬元。(記者 何雯 通訊員 張琳娜 吳濤)
頂圖:5G助力茶園實現可視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