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王守聰代表:大力發展智慧農業 助力國家糧食安全

2021-03-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字字千斤重。連日來「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發展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提質增效重中之重,成為兩會各界熱議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北大荒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 徐旭 攝
 
 
    全國人大代表,北大荒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聽了總理報告內心澎湃,鼓舞振奮,很多金句戳中了他的心,他為大會帶來了精心準備的「關於大力發展智慧農業 推進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的建議」。他信心滿滿地稱,發展智慧農業不僅是一場信息技術革命,更是推進農業產業大發展的關鍵舉措,是關乎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變革,對農業農村現代化將具有里程碑意義。
 
全國人大代表,北大荒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 徐旭 攝
 
    智慧農業已成為當今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多個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政府、組織相繼確立了智慧農業發展戰略。王守聰以國際化的視角,畫龍點睛縱論當今國際上智慧農業的現狀與趨勢。他說,全球各大糧商、行業巨頭在數字農業領域正快速佈局,美國ADM、邦吉、嘉吉、法國路易達孚四大糧商,以及巴斯夫、拜耳、陶氏、杜邦等農資巨頭都在由傳統行業供應商向數碼化服務供應商轉變,通過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技社會化服務模式,實現農業資源壟斷目的。據國際諮詢機構研究與市場預測,到2025年,全球智慧農業市值將達到300.1億美元,發展最快的是亞太地區(中國和印度),2017-2025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1.5%,主要內容包括大田精準農業、智慧畜牧業、智慧漁業、智能溫室。主要技術包括遙感與傳感器技術、農業大數據與雲計算服務技術、智能化農業裝備(如無人機、機械人)等。中國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恰當其時。
 
全國人大代表,北大荒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 徐旭 攝
 
    北大荒是中國現代農業的一面旗幟,中國現代農業要看北大荒。經過74年的開發建設,北大荒建設成了我國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大型國有農場群,成為我國耕地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糧食戰略後備基地、全國最大的綠色有機食品基地和現代化大農業示範區。
 
 
    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我們底氣何在?王守聰代表說,北大荒集團作為我國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率先發展、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具有得天獨厚的「信息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農技農藝和統分結合經營體製成熟、科技創新和農技推廣體系健全以及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應用程度高」四大優勢。
 
 
    談及此處,王守聰代表滔滔不絕,以「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應用程度高」為例說開去。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他說,北大荒農業物聯網、3S等領域的農業科技水平始終走在全國甚至世界前列。智能育種、精量點播、葉齡管理、變量施肥、衛星導航、自動駕駛、無人駕駛、農情監測等先進技術廣泛應用。引進應用北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900餘套,農機自動導航駕駛系統2737(台)套,機械化作業程度達到99.7%,地理信息系統(GIS)及遙感技術(RS)實現全覆蓋,監測精度達到85%以上。全球首例針對主糧作物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項目在建三江試驗成功,北大荒無人化智能農業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當今,中國發展智慧農業的重點領域在哪裏?王守聰代表說,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其一,聚焦農業關鍵技術攻關,實施產業數碼化國家戰略。主要是聚焦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打造商業化智慧育種平台。其二,發展無人化農場生產模式,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其三,發展農業區域綜合服務,構建農業專業化、標準化、企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其四,建設農業大數據中心,為精準農業決策提供支撐服務。
 
    關於如何才能更好的大力發展智慧農業這一話題,王守聰代表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我國智慧農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建議農業農村部在以下幾個方面制定相應政策措施,促進智慧農業產業發展。
 
    一是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圍繞重點領域、重點產業實施一批智慧農業重大項目工程,加強智慧農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總結經驗,建立可複製、可推廣模式。
 
    二是制定補貼政策。建議相關部門類比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智慧農業技術產品和應用主體給予政策性補貼。
 
    三是加大技術標準建設力度。依託聯盟、協會等團體和組織,快速建立包括數據標準、產品標準、市場准入標準等團體標準,並積極推動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建設。建立國家和行業認可的第三方產品、技術檢測平台。
 
    四是開放數據共享。農業數據具有散亂雜、孤島林立等特點,政府部門要加強農業數據的收集和整合,並在一定範圍內開放相關數據,建立共享機制。
 
    五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引導教育機構在高校研究生課程中開設智慧農業相關課程;鼓勵信息領域人才進入農業領域開展相關科學研究與應用推廣;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建設懂技術會操作的智慧農業推廣隊伍。(記者 付彥華  王琳)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