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隊就要起帶頭作用,只要用心辦事,辦實事,老百姓沒有不支持的!」這是富裕縣交警大隊教導員、黑龍江省富裕縣駐富海鎮富民村工作隊王敏經常說的一句話。
駐村三年多來,他紮根農村、默默奉獻,從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入手,幫助富民村理思路、謀發展、定規劃、爭項目,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初到完全陌生的農村,王敏主動走入老黨員、支部書記、支部委員、貧困戶、致富能手、群眾代表家中座談,徵詢他們對村莊發展建設的意見和思路,通過收集第一手資料終於吃透了村情民意,制定了產業發展、一戶一策、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行的幫扶措施。
在走訪中,他深刻體會到,提升基層黨組戰鬥力,是農村脫貧的關鍵一招。他積極推動村黨組織制定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度、「一約四會」制度,按要求執行「三會一課」制度,開展「固定黨日」活動;協調幫扶單位強化黨員活動室建設,配備了桌椅、電視等設備;親自講授黨課,教育村屯幹部、黨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在他的推動下村里共召開村民代表大會10餘次、講黨課12次、召開黨員大會4次、組織村兩委會議20餘次,走訪黨員100餘人次,走訪困難群眾3000餘人次,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00餘件,全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充分發揮,真正把「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他還組織群眾召開大小會議40餘場次,現場培訓25次,參會群眾1300餘人次。通過大力開展「不等不靠、艱苦奮鬥」思想培訓會,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
「說一千遍不如自己帶頭干」。在基層黨委引領下,群眾脫貧有了思路,幹勁也足了。村里很多人發展起了庭院經濟、養殖經濟、網絡經濟。王敏還拿起工具帶領工作隊主動開展村屯環境治理工作,除草、種花、植樹、修路、平溝,小村慢慢乾淨起來、美了起來,在其帶動下,村幹部和村民環保意識明顯增強,很多人參與其中,主動為環境治理獻策出力。愛護環境、愛護家園成了富民村群眾的新風尚。
「這小子有能耐,真能幹」。老百姓心裏有桿秤。
危房改造是群眾脫貧的重要內容,是國家出台的重要惠民政策。為確保危房改造質量和進度,王敏反覆調研,確定了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為主體自主施工的方案,「要求統一材料、統一標準、統一施工」,為此還成立村級危房改造監督小組進行全程監督。
當時很多人勸王敏,「學習其它地方把這項工程外包,因為這項工程資金有限,工程質量要求頗高,費力不討好。」但是他卻說:「這項工程外包我不放心呀,我們要用最少的錢為群眾辦最大的事。」
之後在房屋改造現場,每天都能看到王敏的身影。當時因為資金周轉不及時,他就個人主動墊資10萬餘元,在其帶領下全村新建房屋9戶、修繕房屋72戶,有些改水、改電的活他還親自上手,有時忙得吃不上飯。一次,有位老人看着他忙的兩手倒不出空,就拿着饅頭餵到他的嘴裏。這一刻,老人哭了,他也哭了。
在推行廁所革命的時候,老鄉習慣按照傳統思維辦事,認為廁所在屋內不衛生,有些人存在牴觸情緒。王敏坐下來細細研究「廁所革命」的每一個步驟,經過多家對比,最終選定使用壽命長、水衝量大、耐嚴寒最適合北方特殊氣候的設備,在選用坐便、管線、擋板等材質方面,也均採用質量有保證的品牌商品,並且邀請村幹部、屯長、村民代表等共同選購,保證質量和透明度,每家每戶的施工當中他都全程監督指導,確保不出任何問題。改造開始後大家都來圍觀,看熱鬧,一個個舒適衛生的廁所,讓大家體會到住樓房一般的高品質生活,逐漸大家都主動找上門來希望安裝室內廁所。富民村共改造室內廁所35戶,使用率100%、滿意率100%,得到了群眾的充分認可和好評!
2018年2月28日,富民村六隊貧困戶張繼錄家意外失火,家裏財產付之一炬。張繼錄本來就高位截癱,靠妻子在家務農,家庭生活更是舉步維艱。王敏看在眼裏、急在心上,自己捐款了1000元,還發動親屬、社會團體及全村黨員幹部為張繼錄家捐款捐物,很多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也都表達了自己的愛心,共募得善款36000餘元,在其幫助下張繼錄全家終於從陰影中走出來,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駐村以來,他累計好事實事167件,一份份真情,一次次遞進,拉近了黨群、幹群關係,生動詮釋了魚水情深。
通過科學分析每戶的致貧原因,因戶因人施策、「對症下藥」,針對村里基礎設施落實的實際,積極協調、爭取項目、籌措資金,這些年完成硬化村屯道路5.8公里、鋪設砂石路5500延長米,新建文化活動廣場2處、共2300平方米,新打自來水井2眼、解決入戶問題27戶、鋪設管道2600延長米,建成了文化活動室,經過努力,經過努力富民村從落後村,一躍成為全鄉一類村。
王敏常對駐村隊員們說:「我們來駐村扶貧,就是要發光發熱,不辱使命,用自己的全部力量,讓我們富民村真正的富起來。」(裴振萍 申震 張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