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9月10日上午,2020年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重要活動之一“走進雁門關”儀式在忻州雁門關長城舉行。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山西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樓陽生,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等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紀連海在雁門關長城講述抗日戰爭期間的故事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是中國古代規模宏偉的軍事防禦工程,經歷了3000多年的滄海桑田,險要的地理位置使得雁門關見證了歷史上無數大事件。“走進雁門關”儀式邀請到著名歷史學家、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紀連海,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文化學者、《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王立群,以及中國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長城專家董耀會三位學者蒞臨活動現場,在雁門關長城講述長城故事。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活動中,紀連海講述了雁門關在抗日戰爭期間的故事,“前有‘昭君出塞’,後有‘文姬歸漢’。雁門關是促進民族融合成就晉商輝煌的前沿,也是八路軍出師抗擊日寇的首戰之地。”
董耀會在活動現場表示,“要把長城旅遊做實,把長城故事講好”
紀連海表示,山西的歷史都在地上,地上文物分佈廣泛。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進程中,山西每個地方都是可以講很多精彩的歷史故事,而遊山西就是讀歷史。他建議山西或可多辦歷史講座,並形成制度化,讓來到山西旅遊的人感受山西厚重的文化。
董耀會在活動現場表示,“要把長城旅遊做實,把長城故事講好”,要以歷史的眼光,去看待長城在不同階段的作用。
王立群在雁門關長城分享戰國時期趙國良將李牧“大破匈奴十萬餘騎”的故事
王立群向觀眾分享了一段戰國時期趙國良將李牧“大破匈奴十萬餘騎”的故事,帶領大家回望了烽煙四起的戰爭年代,展現了古代邊塞雁門關的軍事價值、文化價值。王立群表示,山西旅遊資源的最大特點就是黃河、長城、太行,都是中華民族標誌性的符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城是中華民族堅韌不屈民族性格的表現,太行是中華民族重要的脊樑,而忻州同時擁有黃河、長城、太行這三大旅遊資源,他建議忻州要將這樣得天獨厚的旅遊品牌做好。
據瞭解,2020年山西省第六次旅發大會的主題是“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長城博覽在山西”,多項活動均圍繞長城主題展開。山西是中國的長城大省,而此次旅發大會舉辦地忻州市,境內長城遍佈十三個縣(市、區),是山西省長城分佈最廣的地區,現存較完好的長城有478.58公里,著名的長城“外三關”——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均坐落於此。(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