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西 > 特别报道

著名作家晉商故里采風:領略大院文化 感悟晉商精神

2020-08-2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日前,“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采風團一行走進晉商故里晉中市進行采風考察活動。全國政協常委、福建省文聯主席南帆、《潛伏》作者龍一等12位中國知名作家先後深入喬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采風寫作,領略山西大院文化,追尋昔日晉商輝煌,感悟晉商精神。
 
“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采風團一行考察晉商大院
 
  山西大院文化是中國民居建築的典範,在山西,元明清時期的民居現存尚有近1300處,其中最精彩的部分,當數集中分佈在晉中市一帶的晉商豪宅大院。
 
  晉商大院以深邃富麗著稱,這裏的建築群將木雕、磚雕、石雕陳於一院;繪畫、書法、詩文熔為一爐;人物、禽獸、花木匯成一體;姿態紛呈,各具特色,被譽為中國北方地區民居建築藝苑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采風團一行考察晉商大院
 
  獨具特色的晉商大院不僅體現了山西民居的精華,也是晉商 500年興衰史的見證,大院裏一磚一瓦、每個細節局部都有晉商文化交織其中。
 
  跨越幾個時代的山西晉商大院,歷經文化居住、商賈世家、文旅精品的功能轉變,浸潤了亙古未有的世紀繁榮。
 
“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采風團一行考察晉商大院
 
  喬家大院是山西最早修復開放的一座晉商大院,更因為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以及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的播出,使其蜚聲海內外,幾乎成為晉商大院的代名詞。
 
  此次采風團作家一行人首先來到了位於祁縣的喬家大院,喬家大院是清代著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大院佈局嚴謹,設計精巧,俯視成“囍”字形,斗拱飛簷,磚石木雕,工藝精湛。
 
“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采風團一行考察晉商大院
 
  隨後作家一行人又來到了位於祁縣古城的渠家大院。對於作家們而言,喬家大院可謂如雷貫耳,而渠家大院猶如躲在深閨。
 
  渠家大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當年的主人在祁縣縣城內建有40個院落,人稱“渠半城”。開放的渠家大院只是渠氏家族院落的一部分,為全國罕見的五進式穿堂院,大院內建有山西民宅中最大的戲臺與戲園。渠家大院被開闢為晉商文化博物館,以7大系列28個展室向世人系統全面的介紹了晉商的發展與衰落歷史。
 
“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采風團一行考察晉商大院
 
  在細雨綿綿中,作家一行人參訪了位於靈石縣的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曆300餘年修建而成,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築群,這些宅院被稱讚為“匯宋元明清之法式,集江南河北之大成”,素有“中國民間故宮” “ 華夏民居第一宅”之稱。
 
  山西的大院文化就是一部史詩級的晉商文化,作家們紛紛駐足拍攝,細緻感受這精妙絕倫的民居建築的風采。
 
  浙江省作協主席艾偉說,行走在山西晉商大院中,院與院之間均有牌樓相隔,隨處可見的匾額楹聯處處透露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用新的方式喚醒了當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禮敬。
 
“第五屆著名作家看山西”采風團一行考察晉商大院
 
  在《西湖》主編吳玄的眼中看來,山西是產生奇跡的地方,作為內陸省份的山西,開創了中國最早的金融業,在晉商時期成為全國金融中心,這是無法想像的。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尹學芸之前在民間資料和影視劇中瞭解過山西晉商大院,但這次設身處地參訪了晉商大院後,連聲讚歎山西人真不起,晉商大院的規模之大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著實令她非常震撼,甚至感動。
 
  天津市作協副主席、《潛伏》作者龍一認為,山西晉商所創造出的經濟模式如今看來都不落後,具有當代價值。晉商通過建築語言將中國傳統文化很好地繼承,以及呈現的“為富且仁”的故事,值得當今世人借鑒和學習。(王利萍 楊亮 任麗娜)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