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雲南大理是集民族、山區、貧困於一體,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滇西邊境片區的主戰場。2014年,全州12縣市中有11個縣是貧困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鄉鎮34個、貧困村541個、貧困戶10.97萬戶、貧困人口42.09萬人,其中,深度貧困鄉鎮5個、深度貧困村153個,貧困發生率11.62%,脫貧攻堅任務無比繁重、十分艱巨。
新聞發佈會現場
五年來,大理堅持以脫貧攻堅和洱海保護統領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舉全州之力盡銳出戰、攻堅克難,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目前,全州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34個貧困鄉鎮、541個貧困村已全部脫貧退出,累計減少貧困人口41.31萬人,剩餘的貧困人口已經全部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標準。
大理始終堅持「兩不愁、三保障」標準要求,千方百計增加貧困群眾收入,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8766元上升到2019年的12665元,年均增長9.81%。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困擾了山區群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徹底消除。
大理扶貧產品展示
產業扶貧上,積極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貧困群眾的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金沙江畔的賓川縣成功的探索了「黨支部+龍頭企業+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以葡萄、柑桔為主體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小河淌水的故鄉彌渡縣立足傳統生豬養殖大縣實際,探索創新「黨組織+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打造了年產達50萬頭的正大生豬扶貧全產業鏈。
就業扶貧上,加大貧困人口轉移就業力度,累計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1餘萬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6餘萬人次,今年以來的貧困勞動力到省外務工人數同比增長23%。
住房保障上,實施農村危房改造24萬戶,完成168個集中安置點、70個分散安置點、4466戶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的任務,貧困群眾一步實現了從山區到城鎮、由村民變市民的大跨越。
大理扶貧產品展示
義務教育保障上,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健全完善「控輟保學」的機制,建檔立卡戶子女義務教育階段不再因為貧困而失學輟學,還享受到了有雞蛋、牛奶的營養餐。
基本醫療保障上,全面推行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即時結算,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實現全覆蓋,有效緩解了貧困群眾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目前,大理各族群眾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到處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各族人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小康生活即將變成美好現實。(劉楊廣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