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怒江州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少數民族人口多,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典型代表,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掛、最關心的地方。6月19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發佈會怒江專場,向社會公布怒江州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發佈會現場
怒江把打贏深度貧困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頭號工程,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狠抓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到2019年末,全州累計脫貧22.3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56.24%下降到10.09%,獨龍族、普米族實現整族脫貧,169個貧困村出列,貢山縣脫貧摘帽。經動態監測,到目前,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貧困村達到退出標準,可以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千百年來壓在怒江各族人民頭上的貧困大山即將被徹底挖掉,實現了從區域性深度貧困到整體脫貧的千年跨越。
交通基礎設施實現歷史飛躍
怒江過去交通內聯不通,外聯不暢,大部分群眾出行靠走路、過江靠溜索、運輸靠人背馬馱。現如今,怒江美麗公路及南延線建成通車,成為引爆怒江旅遊、推動怒江發展的振興之路;蘭坪豐華通用機場投入使用,實現了怒江各族人民期盼千年的「飛天夢」;保瀘高速公路今年年底將建成通車,怒江即將結束無高速路的歷史。
怒江特色產品展示
從窮窩窮業到實現安居樂業
過去怒江絕大多數貧困群眾居住在高山峻岭、峽谷縫隙,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全州10萬貧困群眾搬出了大山,遷入了傳統民族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嶄新社區,拎包住進窗明几亮、傢具家電齊全的新樓房,告別了「竹籬為牆、柴扉為門、茅草為頂、千腳落地、上樓下圈、透風漏雨」的蔑笆房和木板房。通過搬遷,小孩上學近了,群眾就醫方便了,產業發展起來了,勞動技能水平提升了,實現了安居樂業。許多搬遷戶都說:「過去住在山坡上,出門是山路,住的『千腳樓』又矮又小,人畜混居,環境『髒亂差』,現在我們搬到新家,比原來住的好多了,現在不想回去了。」
怒江特色產品展示
「苦日子」到「熬日子」再到「好日子」的滄桑巨變
過去,由於發展受限,群眾生活條件艱苦,缺衣少食,衣着寒磣。怒江堅持把產業就業作為群眾增收的主渠道來抓,實現了貧困群眾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全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從2012年的2773元提升到2019年的7062元,年均增長11.1%,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這幾年,隨着收入的增加,廣大老百姓的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建新房的多了,買汽車的多了,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怒江各族人民實現了從「苦日子」到「熬日子」再到「好日子」的滄桑巨變,豪邁地步入全面小康社會。
怒江特色產品展示
怒江按照整村整組搬遷和「下山進城入鎮」的思路,規劃建設67個集中安置點,完成了怒江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搬遷行動,讓10萬貧困群眾搬出大山。建設了41個扶貧車間,讓「樓上居住、樓下就業」成了搬遷群眾新的生活方式。設立52個就業創業服務站(點),轉移就業47977人,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勞動力實現了戶均1.85人就業。抓好10個易地扶貧搬遷「穩得住」示範安置點建設,進一步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把 「穩得住」工作落到實處。
今年以來,全州上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紮實做好勞務輸出工作,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7.4萬人,比去年全年增加了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0.36萬人,今年一年轉移就業目標任務兩個月全面完成。(劉楊廣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