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特别报道

盧素珍:用歌聲抗擊疫情 以歌抗疫 愛滿通城

2020-06-1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說通城啰,哇通城哦,通城全民抗疫情啰!……」兩萬多粉絲圍觀的火山直播視屏里,盧素珍正在演唱着當地文人創作的《通城新十勸》。
 
盧素珍主演的大型歌劇《漢瑤千古情》,與觀眾合影
 
  今年抗疫期間,一首《通城新十勸》刷爆微信群。悠揚的提琴伴奏,質樸的山歌演唱,更是被三省六縣市的微信朋友紛紛點贊、轉發。
 
  「這首歌通俗易懂,告訴我們疫情期間,不要到處串門,在家要做好防疫工作,我們全家每天都要聽幾十遍!」通城縣大坪鄉花墩村的胡金遠豎起大拇指說道。
 
  說起錄製的過程,通城縣文聯主席劉亞敏介紹,2月1日,當時疫情緊急,譜好曲子之後,我連夜聯繫上通城鄉土歌手盧素珍,囑她當晚就要出作品,及時為通城縣城抗疫出力!
 
  「疫情如戰情,書令如軍令。」盧素珍接到任務後,立馬着手錄製,由於不能外出,只能自己一個人進行燈光調試,形象設計,剪輯字幕,這一忙便到了凌晨三點,連晚飯都忘記了吃。
 
  「當時由於有些是方言詞,唱出來不連貫,為了更好的將抗疫作品呈現出來,我反覆錄了幾十遍。」盧素珍回憶道。
 
  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以後,盧素珍又義無反顧的投入到幫老百姓帶貨的直播中去。
 
  在直播間里,她說通城是我的家鄉,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通城人們戰勝疫情。
 
盧素珍在演出中

  窮學苦練  勇闖敢拼
 
  演唱者盧素珍,是湖北省通城縣沙堆鎮灣船咀燦良屋人。小時家境貧窮,父母不和,在這樣的家庭生活下,年僅6歲的她便愛上了唱歌。她說,無論多麼不開心,只要放開了嗓子,所有的憂愁便如天上的烏雲,風吹雲散。
 
  如果說幼年苦悶的生活給她關上了一扇門,那麼天生一副好嗓子便給她開了一扇窗。1996年,通城縣電視台舉行首屆青少年歌手大賽,還在讀3年級的她積極報名,演唱了一首《燭光里的媽媽》,並獲得優勝獎。
 
  由此更加堅定了她對音樂的熱愛和信心,一有閑暇,他便練習聲樂。無論是在扯豬草的田間,還是幫着母親採茶的地里,上至壠間磡上,下到村前屋後,都留下了她的歌聲。
 
  14歲那年,通城縣電大學校舉行文藝節活動,作為在校學生的盧素珍表演了一段河南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立即引起了時任縣花鼓戲藝術團團長孔慶海的注意,團長私下裡找到她說,你的嗓音很好,我們戲團急需你這樣的人才。
 
  就這樣,盧素珍跟着孔團長全面的學習曲藝知識。由於勤懇用功,好學上進,她不僅掌握了各種曲藝知識,還學會了好幾種樂器的演奏。
 
  加之基本功紮實,表演出眾,16歲的她便登上了通城縣電視台春晚。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為了迎接下一屆縣電視台春晚,盧素珍在排練獨舞《春江花月夜》時韌帶受傷,一個多月都行走不便。
 
  對於那次的排練盧素珍記憶猶新,她說,排練的時候有個後踢腿,跳起至後腦勺的動作,難度極大。為了將它練好,她忍受着劇烈的疼痛,強行着完成這個動作,一練就是一整天,結果那次用力過大,韌帶便受了傷。
 
  落下了隱疾的她無法完成較大的舞台動作,自此,她不得不含淚告別她喜愛的舞蹈。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不能參加舞蹈之後,盧素珍將全部重心放在了聲樂上面,也迎來了年輕時候最為重要的一次比賽。
 
  那一年,她17歲,福建東南電視台正如火如荼的舉行「銀河之星大擂台」節目。她鼓起極大的勇氣,孤身一人報名參加。
 
  那天的福建下着濛濛細雨,坐了一夜站票的她帶着一百塊錢,吃着即食麵,住着三十塊錢一晚的旅店。
 
  本來參賽的歌曲是她最拿手的《山路十八彎》,可是感冒發燒的她嗓音沙啞,只能選擇極其普通的《山不轉水轉》。
 
  沒有親屬團,沒有化妝師,更加沒有一件像樣的比賽服,鄉下來的她如一隻醜小鴨,顫巍巍的站在了舞台上。
 
  看着前台的評委和滿座的觀眾,她顯得十分緊張,甚至想到了放棄。
 
  可是她最終選擇了堅持,她深知她是湖北省通城縣跨省參加省電視台比賽的第一人,在面向全國播放的攝像機鏡頭面前,她不能給湖北人、通城人民丟臉,也不能給自己的老師、母親丟臉,更不能給她的音樂夢想丟臉。
 
  隨着音樂聲起,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歌曲演唱完畢。幾位評委給了她很高的評價,她獲得了優勝獎。(劉建平 胡雄文 吳超群)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