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近年來,花卉經濟已成為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農業發展的新亮點。新區平房片區以本地花卉市場需求為生產導向,堅持發展花卉服務產業,花卉經濟已成為當地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並形成了以花卉種植栽培、園藝設計、管護服務於一體的花卉產業。300多畝的花卉種植面積,216棟花卉大棚,年生產花卉量達2000-2500萬株。每年帶動農業勞動力轉移200人,促進勞動力增收200萬元。
平房鎮黎明村花卉種植始於2001年,是新區平房片區最早從事花卉種植的村屯。由最初的幾棟大棚,發展到現在的150餘棟,目前,已經輻射帶動周邊哈達村、曙光村發展花卉服務產業。花卉產業以種植草本花卉、宿根花卉為主,各種綠化苗木為輔,涵蓋花卉品種40多個,佔全市花卉總量半壁江山,年產值達1500-1700萬元,農民純收入近700-1000萬元。
王躍臣是平房鎮黎明村村民,家中有有8棟花卉大棚和1棟育苗溫室。王躍臣2000年開始種植花卉。當時響應政府號召,建了6棟大棚,從種植蔬菜轉型種植花卉。剛開始,他什麼也不懂,一點點學習相關知識,一點點自己跑市場,如今的王躍臣已經成為黎明村花卉養殖大戶。今年種植320萬株花卉,花卉品種20多種。王躍臣家的花很多都是進口種子,比如龍翅海棠。品種好,持續開花時間長,適合東北氣候,再加上王躍臣的誠信,他家的花卉一直不愁銷路,今年訂單也沒有受到疫情影響。為了拓寬銷售渠道,王躍臣是哈爾濱第一個提供從種植到栽種到管護一條龍服務的花卉商家。因為專業的後期服務讓花卉的成活率更高,很多商家十分信任和依賴這種服務方式。花卉的主要用途是市政項目和小區或者單位綠化,轉盤路、音樂公園、體育公園等是王躍臣的長期合作對象。每年這個時候,是大棚最繁忙的時節。人手不夠,王躍臣就在本村招聘,拓寬市場同時也不忘帶動就業。年紀大的就在大棚工作,年輕有力氣的就提供上門種花服務。目前一年收入在150萬左右,利潤在30萬左右。
在黎明村,像王躍臣一樣的種植大戶還有5家,這些種植大戶都成立了花卉合作社和綠化公司,輻射帶動從事花卉種植的農戶近50多戶,承攬綠化和養護工程,提供設計、訂單、花卉運輸和栽植一條龍服務,合作社年戶均收入達25-35萬元。新區平房片區花農在哈爾濱各個地區都有銷售,受到顧客一致好評。
趙漢清是哈達村村民,家中共有35個大棚,一個溫室。原來種植蔬菜,一個大棚的收入是1萬。受到黎明村村民的影響,也轉型種植花卉,是哈達村第一個轉型改種花卉的村民,目前收入照以往能翻倍。
為解決農民生產用地不足,新區平房片區利用400畝流轉土地建立現代農業採摘園區。園區共有11個育苗溫室,22個大棚。政府將園區土地平整後,以反租的形式租給農戶,開展設施農業,滿足農民生產需要。張宏艷就是入駐園區的一名農戶。花卉種植期間,她家承包了六個項目,40多名工作人員人一天要栽種6萬株花。春栽期間,能銷售50餘萬元。
為保證黎明花卉的品牌、拓寬銷售渠道,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帶領下,花卉種植戶積極探索新的營銷思路。利用智能化、通過網絡平台宣傳,邀請客戶參觀等形式,搭建花卉產銷一體平台,拓寬銷售渠道,引領村民「品牌化「、「科學化」經營,推動產業項目長遠發展。花農們還承接了各項綠化用花,園林設計,花木養護工程等,在黑龍江各個地區都有平房片區花卉的足跡。目前基地農戶生產的花卉品種主要有草花類、宿根花卉類和彩葉草類,逐步形成生產、種植、承攬苗木綠化工程、栽植產業鏈服務,開拓了更廣泛的市場。(平房宣 張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