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2020年庚子春,拉響戰「疫」警報。在這個以「發熱」為令的特殊時期,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的護理團隊也迅速集結成為抗擊疫情的「白衣戰士」,她們負責起醫院的預檢分診工作,成為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堅守發熱門診、醫學留觀隔離病房以及院前觀察過渡病房,形成了診療護理的無縫銜接;充當起了臨時媽媽,讓患兒在疫情中得到母愛;承擔著急診救治,一個又一個急危重患兒被她們從死神手中拉回來;無畏風險支援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醫療救治,承擔應急採樣隊、駐點醫療隊、互派監管員等等,一項項任務……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所有人的認知、勇氣、思想境界和價值觀等都是一次考量,哈爾濱市兒童醫院450多名臨床護士在不同的崗位上參加了抗疫,我們的護理隊伍在這次淬鍊中得以成長。」哈爾濱市兒童醫院護理部主任魏傑說。
預檢分診 守好疫情第一道關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作為黑龍江省「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既全力保證正常診療工作,又應對嚴峻的疫情「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放過一例疑似患者」,預檢分診護理團隊成為「前哨」和「守門人」。
為了把好這道關口,醫院將預檢分診前移,在原有門診大廳設立分診台的基礎上,增加了醫院門口的預檢分診站。就診患者必須按規劃設置固定的門診入口和出口通行,非急診患者實行預約挂號分時段就診,進入門診大廳患者必須嚴格按照「健康四寶」要求,並對發熱病人進行流行病學史詢問、登記……一旦有疑似病患時,預檢分診護士立即按指定路線由室外護送患者至發熱門診就診。
護士阿姨做你的臨時媽媽
2月的一天,醫院發熱門診接診了一名8個月寶寶,因家人是新冠肺炎確診病人,他是密切接觸者需要隔離醫學留觀,並由疾控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寶寶在了隔離留觀病房沒有家人照顧。孫新剛院長了解情況後親自做出指示:「一定要妥善照顧好患兒」。
8個月的小傢伙已經能區分親人以外的其他人陌生人,他以哭鬧的方式「宣洩」着因為媽媽不在身邊缺發安全感的「情緒」。年輕的護士不懂得如何護理小嬰兒,閆秀彬護士長從家中趕到病房,手把手的教她們怎樣給孩子換尿布、怎樣測試奶的溫度、怎樣餵奶等事無巨細,在護士長的「言傳身教」下,護士馬晶和蘆雪很快進入了「角色」,真正承擔起了「媽媽」的義務。
急診護士「搶」回40多個孩子
日前,一個8個月女嬰因嗆奶呼吸不暢而來院就診,「孩子抱來的時候,臉已經憋得發紫了。」楊君說。來不及做任何檢查,護士們立即為孩子清理呼吸道,並立即開始了救治。經過40多分鐘的搶救後,孩子恢復了自主的呼吸,血氧飽和度也在逐漸恢復,孩子家長一再稱謝的時候,護士們才感到了疲憊。
「在疫情期間,我們至少從死亡邊緣『搶』回了40多個急危重患,每一個患兒的康復,都是對我們急診護士的最大褒獎。」楊君說。
「小方艙」的大管家
1月23日以來,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感染內科護士長閆秀彬帶領團隊3個多月以來堅守「疫」線,從發熱門診、醫學留觀隔離病房到院前觀察過渡病房,開闢了一個又一個戰場。
4月17日起,哈市兒童醫院的康復樓作為應對疫情防控的院前觀察過渡病房,用於收治需要住院治療的留觀、靜點、核酸檢測為一體過渡病房,也被護士們稱為「小方艙」。主要是以先行治療為原則,對住院患兒及其陪護進行肺CT、血常規、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後,再辦理住院手續,「手遞手」無接觸轉入相應病房,閆秀彬護士長就是這個小方艙的『大管家』。
「我每天7點30分提前上班,轉戰在兩個抗疫病區,穿着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兩層口罩,還有護目鏡,幾個小時堅持下來,渾身濕透。手機是24小時開機,隨時調配和布置護理工作,對每一位患兒制定護理方案,掌握每一個留觀患兒的病情變化及核酸檢測篩查情況。截止5月10日,院前觀察過渡病房共留觀患兒175人次,肺CT、血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無異常轉至專科病房149人次,新冠病毒核酸採樣2096例,為患兒的生命健康及醫院的疫情防控做出了自己的努力。」閆秀彬說。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疫情期間住院處病區實施24小時封閉式管理,患者及陪護不能離開病區。自2月26日,護理部啟動了「南丁格爾」志願服務隊,此後劉哲輝護士長又接管了志願服務隊工作。「別小看為患者運送生活物品這件小事,我們每天最多送了523單,各種食品、玩具、生活用品,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家屬送不到的。」劉哲輝說。
據介紹,志願者每天7時開始工作。對於糖尿病等特殊疾病患兒,醫院開闢了「綠色送餐通道」,早7:00、午11:00、晚16:30分三個時間段由專人配送至病房,再由病房志願者交至患兒家長手中。急診和新住院患者,或者特別用物就隨時隨送。當貼着患兒姓名、科室、床位號並經過外包裝消毒的物品一件件地交到了患兒家長手中時,既避免了疫情期間人員密集接觸又體現了兒醫人的大愛。
因疫而戰,為愛而守。哈爾濱市兒童醫院護理團隊以勇者的姿態和醫者的風采,凝聚起兒醫戰「疫」力量!(魏然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