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楊巷三產融合塑高質稻米品牌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杜林 宋璟 報導:江蘇的「蘇」字,蘊含有「魚米之鄉」之美意,優質的土地孕育了享譽全國的稻米。隨着江蘇糧食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尤其是農村一般散戶和種植大戶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優質土地「誰來種」、「如何種」成為江蘇糧食生產的關鍵問題。江蘇宜興楊巷鎮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水稻綠色高效示範基地建設,為糧食高效、高質生產帶來新模式、新科技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農業產業工人檢修運苗機,準備投入育秧工作
專業工人接管 解決「誰來種」難題
把農田交給專業產業工人,種糧不再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苦差事。5月9日上午,江蘇宜興楊巷鎮稻米一二三產業融合示範項目所在的宜興市金裕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內,兩位農業產業工人正在忙碌地檢修公司自主研發的運苗機,待檢修完成後,運苗機將立刻投入育秧工作,將秧苗從培養暗室運送放置到育秧場上,僅這一個步驟就可每天節約人工15人,比原來減少一半,大大降低了工作強度。
楊巷是宜興擁有5000多年歷史的古鎮,歷史上即以優質稻米享譽蘇南,素以「楊巷大米」品牌叫響江浙滬米市,並以此拉動了工商業發展。目前,全鎮有大米加工企業9家,年銷售50萬噸,銷售額超20億元。
宜興楊巷鎮一二三產業融合示範項目的低溫保鮮庫,利用液氮將稻穀保存在15℃以下的環境中,保證稻穀新鮮口感
農戶在外工作收益比種田高,願意種田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和江蘇其他地區一樣,楊巷鎮近年來也面臨著土地「誰來種」的問題。楊巷鎮農業科技服務中心主任鄒益鋒向記者介紹,在楊巷鎮政府組織下,鄔泉、西溪等10個村、3480戶農戶、8230畝土地經營權流轉給本村村民委員會,村委會再將土地經營權集中流轉給大米加工龍頭企業。大米加工廠聯合社會資本、種植專業合作社、農產品銷售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宜興市金裕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按照「六統一」的標準進行訂單種植,解決了農村土地「誰來種」的問題。
高品質叫響楊巷大米好品牌
土地流轉經營,要保證農戶利益。據介紹,楊巷鎮流轉土地每畝地每年租金在1000元左右,相較於其他地區500-700元每畝的價格,要高出不少。隨着農資及物流成本的增加,如何保證企業經營利潤?楊巷鎮的秘訣就在於通過大規模高效的種植、高品質的稻米加工、多渠道擴展銷售和品牌打造,帶來更高的附加值。
宜興市楊巷水稻綠色高效示範基地
金裕穗公司內,科技的身影在加工區亦隨處可見:連接成組的烘乾設備可一次性將烘乾的糧食集中存放。稻米進入裝有防塵袋的加工設備,不僅避免了安全隱患,還可減少污染。不遠處,是一座綠色的液氮糧倉,通過在糧倉中注入液氮的方式,令稻米全年儲藏在15℃以下的環境中,保證最新鮮的口感——從這裡生產出的稻米每年都供不應求。
在擴大江浙傳統糧食批發市場銷售的同時,依託農產品銷售企業,通過團購、品牌直營和電子商務等方面加強物流體系建設,楊巷大米直供機關食堂、尅店、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商品牌,不斷擴大影響力。「楊巷大米」亦已成功註冊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科技、文旅+農業 探索新模式
距金裕穗公司不遠的鄔泉村,宜興市楊巷水稻綠色高效示範基地項目內,300畝耕地採用了智能化節水灌溉和物聯網控制技術,在灌溉過程中即可加入肥料進行精準施肥。稻田邊的生態渠中,水中植物不僅可以吸收灌溉用水中的肥料,減少污染,兩岸的香根草配合田邊殺蟲燈、性引誘器等形成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實現稻米的綠色種植。不過,據介紹,這樣的種植方式基礎設施投入巨大,目前還僅是一種探索。基地同時進行了農旅規劃,形成「一季稻一季花」的田間景觀,建有景觀浮橋、高台、長廊等設施,打造科普、教育、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農業示範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