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四川省綿陽市位於龍門山斷裂帶中部,是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之一。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境內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頻繁發生。近年來,綿陽依託「人防」建立群防群控體系,着力強化「科技是地災防治第一手段」的新思維,強化「技防」新支點,連續九年實現了地災「零傷亡」,這一成果已然成為四川地災防治的「綿陽樣本」。
綿陽市安州區的千佛鎮,當地村民世代居住在高山峽谷之中。2008年以後,該鎮千佛村11組47歲的楊大玉就多了一個身份——地災監測員。楊大玉的家位於一條河道邊,每逢汛期在家門口就可觀察河流水位。她告訴記者,作為監測員不僅要隨時觀測有無泥石流等發生的前兆,還要隨時注意村民動態,一旦接到預警,便迅速通知20戶村民向安全地點撤離。「一般是廣播提醒,加上敲鑼打鼓,保證把大家都叫起來。」據楊大玉回憶,多年來,村民們的防災減災意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有人不願意撤離,到後來一個小時內都能保證撤離。」
綿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李光德告訴記者,「人防」是綿陽地災防治的主要依託。目前,綿陽市建立了市、縣、鄉、村、社、點「5+1」防災責任機制,逐級編製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層層簽訂責任書,通過定人、定崗、定責、定酬,並定期組織培訓的「五定」管理方式,直接指揮最小作戰單元,以實現監測預警的快速反應、迅速處置。據了解,如今分佈在綿陽市各個行政村的監測員有近3000人,每年由政府組織進行地質災害監測培訓,無數個「楊大玉」組成了綿陽地災防治中的「細胞」,成為有效的群防群控體系。
數據顯示,綿陽市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達1.23萬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的61%,除了依靠人工群防群控,科技支撐也是地災防治的重頭戲之一。在綿陽數千個地災隱患點,裂縫計、泥位計、雨量計等自動化監測設備組成了自動化監測系統。千佛鎮一座山頂的全自動雨量計,不僅可隨時監測雨量,還可隨時將數據傳送至數據中心,進行整體分析研判。同時,在部分地災隱患點的山體上安裝的高精度定位終端,依託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定位技術和北斗通信技術,可實時感知山體位移值,當達到預設的閾值後,進行預警預報。「有些高精度定位終端安裝在運營商網絡信號未覆蓋的地方,這時利用北斗系統的短報文通信技術,就能實現監測信息的實時回傳。」四川九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有限公司營銷部負責人李飛告訴記者,北斗高精度定位終端的定位精度達到了毫米級。
據介紹,除了科技支撐,地災隱患點的技術支撐同樣是地災防治的重要一環。綿陽市與九0九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重慶蜀通等4家單位簽訂技術服務協議,建立了11支汛期駐守和技術服務隊伍,向民眾宣傳地質災害防治和臨災應急處置常識。「綿陽是地質隊的大本營,我們對整個綿陽地質環境、地質災害的分佈狀態非常地清楚,地質隊深度參與了綿陽地災防治的技術支撐工作。」九0九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副總工程師黃曉明告訴記者。
「近年來,我們探索出了『人防為主、技術支撐、群專結合、創新驅動』的地災防治『綿陽樣本』。」李光德表示,綿陽市把地災防治工作作為「生命工程」。2017年以來,綿陽市投入資金3.5359億元,實施57處工程治理、174處排危除險、1224戶人的避險搬遷,目前有21處治理工程、344戶避險搬遷即將實施。(張麗 張寶杉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