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王藝橋 報導:以民營經濟活躍聞名的百年港城遼寧營口,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和東北開放前沿窗口,正用「海納百川」的思維,成為中國首個宣導打造「民營經濟港」的城市。
5月7日至10日,包括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業商會、石油業商會、冶金商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會員企業在內的100多家知名企業集聚遼寧營口,參加「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助推東北全面振興營口行」活動。國際大港、自貿區的對外開放「雙引擎」,讓民營企業看到了營口的國際化戰略機遇。
營口市政府此前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已經有三家企業與營口鮁魚圈區達成合作意向。看重鮁魚圈的首要原因,是其既坐擁營口港主港區,又是引入、對標遼寧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政策的「協同發展區」。
營口作為關外「百年港城」,以面向世界的開放意識在東北振興的大潮中再立潮頭。伴隨着東北沿海唯一的綜合保稅區——營口綜保區上個月封關運營,自貿區、綜保區、國家級高新區在營口沿海「三區疊加」,成為國內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區域之一,營口「對內放開、對外開放」的平臺體系全面補強,從「一帶一路」的陸海節點城市向東北亞經濟圈支點城市邁進。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東線海陸大通道貨源集散地的營口,不僅成功把物流商貿、加工貿易、金融服務等民營企業集中的產業帶上「一帶一路」,還充分釋放政策優勢、口岸優勢和區位優勢,開窗引鳳,築臺求凰,打造外向型、國際化特徵顯著的「民營經濟港」。
一張交通組織架構圖,顏色多樣,圈圈層層的網線呈現著營口沿海的國際化「陸海空」交通網。1.85平方公里的綜保區「有界無限」,近擁三座海港、一座河港和一座空港,連接營口港鮁魚圈港區的58.9公里鐵路線正在修建,世界重要貿易區普遍的「U」形結構在營口呈現,並且拉長:上面的「口」是全國第八、世界第十一大港口,下麵的「肚」包舉數百平方公里可用土地的沿海「灣區」,聯動陸海、聯通世界,堪稱民營企業輕裝創業、輕舟越洋的「黃金帶」。
回溯營口「一帶一路」故事的源頭,會看到濃厚的「民企色彩」。2014年,民企遼寧紅運集團和瀋陽鐵路局、中海集裝箱公司合作組建物流公司,2015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營口港、哈爾濱鐵路局加入,成立「沈哈紅運」。這一跨地域混合所有制結合體,打造出全國為數不多的市場化中歐班列運營平臺,成就了性價比最高、貨運量最集中的「營滿歐」線路。
而今,營口市以「多式聯運」為切入點,確立「營口港就是自貿區」的理念,探索跨越空間、跨越體制的一體化發展機制,把港口功能前置到自貿區,強化「東南沿海—營口—歐洲」物流主通道樞紐建設,拉動多種業態搶早佈局,營口物流主體去年陡增2474戶,營口自貿片區掛牌兩年註冊企業5324戶,其中絕大多數是民營資本。
受國家頂層設計饋贈,營口開放大門越開越大,開放實踐也越發豐富。「中俄糧食走廊」專案簽約落地,以東北地區糧食、食品等優質資源為代表的多領域國際經貿合作,將打開廣闊的產業空間。綜保區投資9.6億元建設的中央商務區為金融創新、國際商品展示銷售、雙創企業孵化提供空間,現登記入駐面積13萬平方米,入駐率74.5%,「進博會」聯盟商在此設立東北唯一的線下常年運營中心,讓「永不落幕的進博會」長留營口。投資2000萬元建設的國際快件處理中心,集海關駐郵辦、跨境直郵和國際快件於一體,營口成為東北第二個海運直郵口岸。綜保區實現「5G覆蓋」,力促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資訊技術與加工製造、物流運輸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據營口投資促進局介紹,營口的開放格局已經從「中歐班列」的移動線段衍變成「東西南北」的開放網絡,越來越多的外地民營企業彙聚到營口這個地緣優勢獨特、營商環境優良的「民營經濟港」,助推營口產業融入世界格局,讓營口成為以開放牽動東北邁向國際化的強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