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舞出土家魂
——中国传统村落舍米湖村侧记
通讯员 叶明理 谭桂林
近日,笔者作为地方文化专家,陪同浙江卫视【吃和远方】栏目组,走进中国传统村落——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
“舍米湖”为土家语地名,意即“阳光照耀的山坡”。该村6个村民小组、190户686人,全部聚居在这一向阳山坡上,以彭姓为主,清一色土家族。
首先我们走进磨刀溪组,以此地出产磨刀石而得名,16户村民全为土家族,村口的老水井坎上覆盖着一棵古猴栗树,树龄达500余年,主干直径2米多,遮荫半亩,成为当地历史的记忆。
沿着一条石板路攀援而上,眼前突然出现一大片金丝楠木群落。它们或三五株成丛,或五六株比肩,或环绕房前屋后,或依次排列在人行道旁,每一株都有水桶般粗细,树干笔直光滑,上下一般粗,挺挺拔拔伸向天际。微风吹来,如伞树叶飒飒,空气中带着一股天然清香。林下经年堆积的楠木叶铺成金色小径,与青瓦岩墙吊脚楼相映,成为天然画图。据担任向导的村支书介绍,该组原生态楠木群落面积达100多亩,现存成材金丝楠木树1000多株,是一笔巨大资产。
楠木属樟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因其树干挺拔笔直腰部好,木质细腻起金色花纹,气味芬芳,经久耐用,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量用于宫殿寺庙等大型建筑的栋梁、立柱,或用于制作屏风、雕花架子床、桌椅箱柜、高档棺椁等,历来是达官贵人的专用木料。据史料记载,百福司因盛产楠木,明代以来、尤其是明嘉靖年间,朝廷因九庙被火焚,特派湖广辰州同知徐珊在此督采楠木。,两年多来,徐珊因皇令催逼走遍卯洞的山山水水,当地土民也深受其害,被征为木夫进山砍树运木,往往“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徐珊既上命难违,又悲悯木夫悲惨命运,遂大量写诗作文,留下了《卯洞集》四卷,记载伐木过程和木夫艰辛,鞭挞封建官史残暴,因此被收入清【四库全书】,成为研究土家族的重要史料。
舍米湖村历史上就是金丝楠木集中产地,然而从明嘉靖年后,巨型楠木几乎砍光,以后尽管有少量成材楠木,也在“大办钢铁”、“农业学大寨”中遭受厄运。一个以“磨刀溪”命名的山寨,为何还能保存大片金丝楠木?
说来话长,其实舍米湖彭姓的先祖是酉水下游湘西大喇司人,在明嘉靖年间被作为木夫征调到此,后来幸存者就在这里落脚谋生,繁衍成族,从这个角度说,“金丝楠木”既使他们背井离乡,又是家族异地飞籽成林的“媒人”,因此族人爱楠护楠。分田到户时,这上千棵楠木也分到各家各户,但村民相约都不砍伐。在其后商品经济无孔不入主、人人思富之际,磨刀湾的16户村民,宁可打工也没砍一棵楠木卖高价,留下了连片成块的金丝楠木群落,从而使从徐珊起积累的楠木文化有了依托,也成为舍米湖村的一道绿色屏障。
踏着铺满金色落叶的小路我们走进舍米湖寨堡,寨堡由里头、坪里、马家坝三个寨子组成,每个寨子都有宽大的岩院坝,环岩坝清一色土家吊脚楼,彭姓族人聚族而居。正因为特定的居住形式,所以形成“土家寨、音响墙,锣鼓一响、村民齐集,欢跳摆手舞”的传统,因而成为摆手重光的策源地。
在村支书的提议下,我们走进寨堡东端的古摆手堂,当地称之为“神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舍米湖摆手堂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周围圈以院墙,系用石板空心砌筑,因而有回响共鸣作用。大门位于院墙前方正中,略作牌坊状,两立柱和横楣皆为柱形条石,左右各镶半月形石牙一块;院坝中心夹植柏树1株,是土家人传说中的“普舍树”,利于跳摆手舞悬挂红灯。神堂墙壁也是石块砌成,上披“人”字形黑瓦,简单厚重,朴实无华;神堂中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现存石碑两块,系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同治二年维修时所立,由此可见神堂历史久远。每逢节庆,堂内均举行祭祀活动,然后欢跳摆手舞。
明末清初,土家地区广泛流行摆手舞,“改土归流”后,清王朝强制推行同化政策,民国以来,土家地区兵来匪扰,几无宁日,摆手舞渐渐湮没。1957年初,卯洞民族文化馆干部到舍米湖采风,偶然看到被封闭的神堂,经询问当地老人,才知道是跳摆手舞祭祖的地方,便要几位老人表演一下摆手舞,看后觉得这是一种优秀的土家族舞蹈,然后组织传承。不久,著名民族学家潘光旦奉全国政协和国家统战部之令到湘鄂川边区进行民族调查,在来凤县城巧遇舍米湖摆手舞队,专门看了他们表演。他兴奋不已地说:这个舞蹈有特点,它不是跳着玩,是祭祀神仙祖先的,表现出山地农民粗犷、克服困难的精神……此前,潘光旦一行到过酉水流域的龙山、永顺、保靖、酉阳、秀山等土家聚居区,也早在文献上读过摆手舞记载,然而直到来凤,才亲眼目睹摆手舞。他的调查行脚证实,当时摆手舞除在来凤舍米湖幸存外,在绝大部分土家聚居区已经绝迹。潘先生与摆手舞不期而遇,改变了土家人及摆手舞命运。1957年12月,国家正式确认“土家族”为单一民族。舍米湖摆手舞更象一粒种子,很快传播到鄂湘渝毗邻土家地区,成为土家族艺术表征。从这个角度说,舍米湖是摆手舞重光的源头,舍米湖摆手堂也是当之无愧的“土家第一堂”。
从那以后,舍米湖一直是周边地区摆手舞传承中心。在“大集体”时代,社员不管白天上坡怎样劳累,吃罢晚饭也要跳几圈摆手舞,村里的历届村支书、村主任,都是摆手舞“热角”,村里男女老少都会跳摆手舞,高手名角代不乏人。今年86岁的摆手舞大师彭昌松,传承摆手舞七十多年,并担任了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土家族杰出代表。他的侄儿彭成金接过鼓槌,成为名震边区的土家“鼓王”,现为摆手舞国家级传承人。近年来,舍米湖摆手舞队参加了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展演,并参加了荆楚文化走澳(澳大利亚)新(新西兰)活动,多次走上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历时两年,拍摄成大型文化纪录片【神堂】。
舍米湖阳光充足土地肥沃,因而物产丰饶。这里的稻米被称为“贡米”, 出产的山茶油是比橄榄油更好的植物油,这里的西瓜又沙又甜,还出产各种蔬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摆手舞相配的摆手歌唱道:要吃饭就要种田,要穿衣就要纺棉,要吃肉就要喂肥猪,这样才样样不差。在民族传统和当地物产影响下,这里的饮食文化也风味独特,正如山歌唱的:吊脚楼里岁月长,鼎罐煮饭分外香,团馓合渣土腊肉,离不得的油茶汤。浙江卫视【吃和远方】栏目组,就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土家大餐,并将之奉献给全国的电视观众。
月上吊楼头,人约黄昏后。摆手堂里篝火熊熊,锣鼓相催,村民男女相携,跳起了摆手舞。单摆、双摆、挖土、撒种、磨鹰闪翅、纺棉、比脚、擦背……走同边脚、甩同边手,顺拐、屈膝、颤动、下沉,舞姿如龙行虎步,质朴刚劲、粗犷清新,再现出“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动人场景。
摆手舞出土家魂,织锦织圆小康梦。今天的舍米湖,公路到家门,机械到地头,自来水进厨房,绿树绕村寨,环境更清新。在这里,满目青山,流水潺潺,乡情依依,村民们恪守民族文化,又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村的风采,喜迎全国各地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