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貴州 > 地市簡訊

貴安簽約3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項目

2018-07-06
來源:香港商報網
   
貴安簽約3金融創新項目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涵坤報道:“ 貴安新區有很多綠色金融的項目,為什麼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地簽約這三個項目呢?因為這三個項目符合人民銀行所需求的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的模式。”7月6日下午,在貴安新區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綠色金融論壇上,貴安新區開投公司總經理助理、綠色金融港管委會副主任藍虹教授介紹綠色項目簽約典型案例是說。
 
  第一個項目是亞瑪頓光電公司光伏扶貧貸案例。這個公司研發出了適合貴州省、適合農民屋頂的光伏組件,農民不需要出任何錢,采取的是企業安裝、農戶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農民在這個過程中免費過的光伏組件的安裝,20%的電歸農民自用,80%的電是上網可以賣到相關的電的公司。在這個過程中,農民可以獲得賣電的收入。但是這個項目的融資難點在哪里?這個項目所面對的是千家萬戶的農戶,無論是企業、公司、銀行,都不具有千家萬戶農民的管理能力,因此這個項目的貸款風險性是非常大的。綠色金融港管理會的技術團隊通過實力考察,給他們設計了企業+金融機構+中間管理層的模式,在縣一級、鄉一級增加了縣鄉的中間管理層,因為這個中間管理層具有與農戶聯系的獲得更榮譽信息的優勢,從而降低了這個項目的融資風險,使這個項目成功的與綠色資金相對接。
 
  今天,亞瑪頓公司將成功從貴州銀行申請到1億元光伏貸。這是貴安簽約的第一個典型案例,它將對推動全國的光伏貸項目中解決千家萬戶的農民如何跟銀行對接、如何跟企業對接中間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風險高的問題的解決方案。
 
  亞瑪頓光伏公司的光伏扶貧,另外一個典型在于扶貧效果的顯著性。根據核算,這個項目的推廣,農民每年可獲得8340.9元的收益。也就是說,農民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價就可以獲得8340.9元的收益,並且可以免費獲得這些相關的自用電。這樣的綠色金融模式,正是貴安新區和整個貴州所需要的綠色金融模式。根據貴州省的情況,貴州的綠色金融模式必然是跟扶貧緊密銜接在一起的,所以這個光伏貸項目的典型性就在于,它緊密地解決了整個貧困地區或者相對貧困地區在使用新能源中所產生的資金困難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技術上如何將銀行、企業與千家萬戶的農戶去對接,解決他們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融資風險比較高的問題。
 
  第二個案例是貴澳農業公司綠色訂單融資案例。藍虹透露:“我們都知道綠色農業項目跟企業不一樣,他沒有固定資產,沒有抵押擔保,在這種情況下當綠色農業要發展的時候,如何從銀行獲得融資。我們帮助貴澳農業公司,它的主業務有昆蟲飼養和蔬菜種植兩項,昆蟲飼養有訂單,蔬菜配送有訂單,于是我們就運用他們的訂單為他們設計訂單自押融資。在什麼都沒有,就只有一張紙的訂單的情況下,我們將貴澳農業與貴州銀行聯系在一起,帮助他們獲得了3000萬資金。這個項目的可推廣性在于,所有的綠色農業項目都面臨着相似的困境,而這樣一個解決方案,可以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作為綠色農業項目如何去獲得資金的一種模式。”
 
  貴州是一個農業大省,綠色農業一定是支撐貴州努力發展騰飛的一個主要支柱產業。在這種情況下,綠色農業如何積極獲得綠色金融的支持,這個案例就是貴安為整個貴州省的探索所做出的一個技術創新。
 
  第三個案例則是電投公司分布式能源中心碳金融案例。貴安新區電投公司的分布式能源是貴州省乃至國內首個采用1+3模式能源互補,采取了這樣一個智慧能源項目。一般的能源供給都是采取單一的能源供給,而分布式能源中心采取1+3模式,1是清潔能源、天然氣,3是空氣動力儲能聯動。再生能源的特點是要靠天吃飯,因此不穩定性比較強。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最大限度使用再生能源,這個模式是用天然氣與三種再生能源聯動,當再生能源充足使用的時候,天然氣是不使用的,只有當再生能源不夠時天然氣才會跟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充分使用再生能源,又可以解決再生能源在供給比較不穩定的情況,既有穩定的能源供給,又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再生能源,減排減碳。
 
  藍虹認為, 這個項目在整個碳資產管理方面,減排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因此,綠色金融港管理會技術團隊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設計了碳金融的資產管理方案,將電投公司分布式能源中心的二氧化碳減排效益,進行了標准化開發和計量,在北京交易所將掛牌轉化為經濟效益。根據我們的核算,貴安云谷分布式能源中心相較于常規能源系統,每年減少的碳排放是3728.6噸,貴安新區能源綜合利用率高達86%,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35.2噸。貴安電投公司規划了十個類似的分布式能源站,如果整體打捆,在這個過程中總的減排量是非常可觀的,可能是可以賣到國內的北京、上海、廣東等強制性減排地區。同時,因為這樣一個分布式能源中心,碳減排也符合國際環境標准,所以它其實也可以賣到國際碳市場。在這個過程中,貴安新區的綠色金融港設計團隊在設計後,將與北京環交所簽約,電投公司將與北京環交所在今天簽約,十個能源中心的碳減排量,將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掛牌出售,預計會带來85億元的收益。這個項目的意義在于,這是貴州省第一例碳金融項目。很多人會認為,目前貴州省還沒有實行碳交易或者說整個碳減排總量配額的試點,就沒法做碳金融。貴安這個項目所展示的是,碳金融市場的種類有很多,有國際的、有國內的,貴安在整個等待完善貴州省碳金融市場的強力推出的同時,可以運用各種模式,將貴州省各種碳減排量與相關的一些下游的珠江和長江城市進行聯動,將貴州省的碳減排量賣掉長江、珠江下游地區或者賣到國際市場,因為貴州省的減排不止是貴州省受益,而是全球受益,同時它也是珠江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的受益。因為貴州省減排,貴州省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長江、珠江的上游屏障地區,它的受益區包含了珠江整個流域的中下游地區,也包含了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碳金融交易絕不僅僅局限于在一個地區交易,更重要的是如何發揮生態補償功能。當貴州省為全國、全球做出了生態貢獻的時候,如何利用碳金融綠色金融的手段,為貴州省獲得一個生態補償,提高貴州省人民對全球、全國,長江、珠江中下游提高更多公共生態產品的積極性。
 
  “習主席說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但是青山綠水不會自動轉化為金山銀山,它需要通過綠色金融的技術設計。” 藍虹表示,這個案例就向大家展示了綠色金融是如何把看不見、摸不着的生態產品碳減排量轉化為錢,真金白銀,金山銀山。

 

[責任編輯:李振陽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