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黃慶松 通訊員 吳遠信 報道:5月31日,記者從銅仁市玉屏縣政府相關部門獲悉,近年來,玉屏縣充分整合市場、金融、社會三大力量,采取龍頭企業带動、金融扶貧促動、農村綜合改革推動“三動”機制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壯大企業發展、促進集體經濟增收、带動群眾致富的“三贏”之路。截至到2017年,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累計達1065.27萬,平均每個村達15萬以上,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整縣出列提供了堅實保障。
龍頭企業带動貧困戶實現脫貧
2014年,該縣成功引進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力發展畜牧產業。公司按照“農戶管理農場、企業管理市場、助力脫貧攻堅”的原則,采取“公司+家庭農場、集體小區輪養、集體經營”等經營模式,提供種苗、飼料、生物保健用品和技術服務;村集體則通過向上爭取,整合涉農資金、項目完成水、電、路圈舍等基礎設施建設。一種方式是讓貧困農戶分批次輪換到集體經濟養殖小區與溫氏公司合作飼養肉豬,生產用種苗、飼料、防疫用品以記賬方式從公司領取,在結算時扣除,農戶在結算後按每頭豬20—50元向村集體交納管理費,這樣貧困戶實現脫貧,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全縣這類小區有9個,從公司結算利潤696.69萬元,集體經濟收入達90余萬元。另一種方式是集體經營,養殖小區由村支兩委直接管理,聘請貧困戶作為產業工人到小區養豬,每人每月最低工資2000元,養殖利潤除一部分提留用于村級管理費以外,其余分配給全村貧困戶,全縣發展這種模式一共有5個養殖小區、涉及37個村,集體經濟收益達510余萬。2015年6月~2017年10月,合作農戶飼養肉豬25.18萬頭,結算獲利7404.85萬元,其中集體經濟收益達640余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金融扶貧促動農戶、集體、企業三方共贏
該縣運用“民心党建+信合+”模式(產金互助5411),探索建立金融扶貧“四個一”新機制,即動員一批貧困群眾、組建一個扶貧公司、申請一批扶貧貸款、入股一批民營企業,具體就是利用國家每個貧困戶可以享受扶貧貼息貸款的優惠政策,動員引導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向銀行貸款5萬元,統一拿給縣政府成立的扶貧投資公司統籌運作,扶貧投資公司考察一個信譽高、實力強、市場好的民營企業進行合作,以貧困戶個人的名義入股民營企業,按照入股5萬元每年分紅5000元(其中農戶4000元、村集體1000元)的標准定期兌現,貸款期限為三年,期間由政府負責貼息,並注入擔保資金進行擔保。目前,全縣3351戶貧困戶加入縣鄉級統籌,涉及貸款金額1.6755億元,目前共兌現貧困戶分紅資金1998萬元,增加集體經濟收入440.7萬元,三年後僅村集體經濟收入累計可實現1000萬元,解決3351個就業崗位,全縣3351戶將如期脫貧,即帮助了貧困戶脫貧致富,實現了村集體收入增加,又助推了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實現了農戶、集體、企業三方共贏,使金融扶貧“四個一”成為党建工作貼近基層、凝聚民心、永固民心的有效載體。
農村改革推動“三變”模式
該縣深入實施“‘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變’+‘春暉社’”農村綜合改革,充分盤活農村組織、市場、鄉土人才等資源,推動農村綜合改革,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大跨越、基層組織戰斗力得到了大提升、村級集體經濟實現了大滿貫。土地確權明家底,共撥付經費計405.87萬元用于土地確權,目前已完成入戶調查2.2655萬戶,已確權耕地面積15.3萬畝,地塊27.2841萬塊,已簽合同2.23萬戶。探索模式謀轉變,通過探索“三變”+特色產業、“三變”+鄉村旅游、“三變”+農業園區、“三變‘+村集體經濟、“三變”+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等模式推動農村綜合改革,目前全縣“三變”模式已覆蓋7個鄉鎮(街道),共打造了6個鄉村旅游示范點,實現鄉鎮農業園區全覆蓋,擁有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60家,家庭農場31家。鄉賢助力添動力,充分調動鄉土人才、有識之士返鄉創業、带動發展,通過聘任“名譽村主任”、創立“民心党建基金”等載體,讓人才回巢、資金回流,目前該縣共籌集民心党建基金780余萬元,聘請名譽村主任60人,達到了請進一個能人、带動一方發展,農村綜合治理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民情、民風逐步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