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记者 黄庆松 通讯员 李竹梅 报道:5月30日,记者从铜仁市玉屏县政府相关部门获悉,近年来,玉屏自治县紧紧围绕“聚焦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人才+扶贫”模式,选优配强扶贫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改非干部、技术人员资源优势,激发了人才活力,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实现了人才发展与脱贫攻坚互惠共赢。
选优配强扶贫干部队伍
该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帮乡联村、部门联村包组、干部驻村包户”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该县2017年对驻村工作人员进行下派扩充,除第一、二批,另增派了1728名干部进村入户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并选派了14名副科级干部直接担任深度贫困村支书,全力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实现了服务群众网格化管理格局,为脱贫攻坚整县出列提供了保障。
同时,印发了《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办法》,以组为单元实行驻村干部包保责任制,压实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责任。从政治激励、精神奖励、人文关怀、提高待遇保障、抚恤救助、能力培训、鼓励创新创业、容错纠错8个方面对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予以关怀。开展驻村干部大走访活动,由乡镇包村领导和联建部门主要领导对派出驻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全覆盖,了解驻村干部具体诉求,解决实际困难,打消心理顾虑。
创新举措让“改非干部”干起来
该县积极探索“改非”干部管理方法,结合非领导职务干部的工作经历、能力特长和专业优势,积极为“改非”干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进一步激发了“改非”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于2017年3月制定出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办法(试行)》,不仅在用好“改非”干部上下功夫,也在管好“改非”干部上出实措。组织部门突出抓好考核奖惩、教育培训、工作调动等工作,落实“三同”措施,“改非”干部与同级实职领导干部相比,政策待遇同享受,议事决事同权力,学习培训同安排,破除“退二线”的差别心态。在全县形成鼓励“改非”干部干事、支持他们干事的良好氛围,让他们愿干事、肯干事、能干事。
这一举措充分发挥“改非”干部经验丰富、自身专长、时间充裕等优势,激发他们的活力,让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当主角”“挑大梁”,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2017年,该县共调配14名经验丰富的“改非”干部参与全县脱贫攻贤工作,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专家服务团”生产一线忙
该县将县农牧、科技、水务、林业和乡镇140名农业技术人员、县管专家纳入“专家服务团”,分为6个专家团分队开赴全县所属乡镇、村,进行“集中会诊”“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会诊”贫困村中去。结合实际、发挥特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基地,无死角的全面问诊,进行精细核算,反复论证,制定服务规划,在脱贫攻坚一线发挥着专业技能,切实为贫困村、贫困户开出了一系列脱贫攻坚致富“良方”。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把产业发展起来、把市场链接进来,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以前搞种植不懂技术,种植的农作物有成功也有失败,如今能得到专家们实地技术指导,咱们村脱贫摘帽更有信心了。”新华村集体经济金鈺恒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黄洪祥说。
同时,有针对性地聘请上级、外地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作来玉开展指导帮扶活动。深入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县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做到服务“三农”的方向精准、思路精准、措施精准,推进各项扶贫措施落地见效。
选拔聘任农村能人助推脱贫
该县按照“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思路,切实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人选到村支“两委”之中,实现班子优化组合。目前,共选派了14名优秀科级领导干部到深度贫困村任党支部书记,公开招聘10名专职文书到村开展工作,全县69个村(社区)215名村干部中共有117人是县“两代表一委员”。
此外,以县委、县政府名义选聘本村或户籍在本村、祖籍是本村的商界成功人士、退休党政机关干部、科研院所专家作为“名誉村主任”,参与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目前,有52个村居选聘了60名名誉村主任,在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餐饮等领域成立了公司或合作社,累计投入资金达2160多万元,解决农民就业1170多人,涉及农户平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