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四川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朱世宏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梅超报道:“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计划和预算报告,都把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倍感振奋。”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四川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朱世宏向记者谈起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给我们以巨大鞭策鼓舞。这段时间,按照四川省委部署,结合四川教育实际,一直在认真地思考,全面落实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一方面要加快我们自身更加奋斗内部造血,另一方面,需要争取国家更加重视支持教育输血,两方面要结合起来。”朱世宏代表如是说。
朱世宏代表告诉记者,过去五年,在国家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四川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给大家报告几组数据:
一是从发展看。全省共有各级各类的学龄教育学校24400多所,学生1840万多人,教育职工104万多人,有普通高校109所,实现了21个市州的全覆盖。
二是从投入看。五年间,四川省财政教育总量达到了5641亿元,相当于上一个五年2339亿元的2.4倍,财政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四川省财政最大的单向支出,四川以全国第七的财政支撑了全国第四大规模的教育。
三是从成效看。主要发展指标,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6亿,义务教育总数已达到94.2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了90.91%。在消除义务教育单个方面,仅2017年消除总计达到了37.25%。通过转化指标,特别是民族地区试点的“9+3”免费义务教育、15年免费教育、一村一幼等重大教育民生工作成效明显。2012年至今,镇居宜居学前三年入学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提高了26个百分点,在民族地区发挥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民生稳定等综合教育。
“但是,四川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二元结构相互交织重叠这一状况明显,既有可以与我国东部地区比尖的成都平原地区教育,又有发展相对滞后的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广大藏区彝区,由于地势、自然、经济等客观制约,教育发展意义上的艰巨,因此呼吁国家在2018年的计划和预算安排时,给予四川更多更大的关心支持。”谈及此,朱世宏代表面色凝重。
对此,朱世宏代表建议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四川省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支持力度。四川是全国六个重点扶贫地区之一,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的根本之策。比如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强调,要培养本土人才,吸引合理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四川正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通过紧缺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技能人才免费定向培养等方式,在2020年前,为深度贫困县招收培养1万名紧缺专业使用本土人才。
另外,朱世宏代表建议国家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他说,总书记在川视察时,对提高边缘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非常重视,非常关心,作出重要指示,这令四川广大教师非常的感动和振奋。偏远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学校的老师总量不足,许多教师既要上课,又要担任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管理,工作和生活的艰苦程度不亚于同属于三区三州的西藏、新疆等贫困地区。年平均工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申请国家比照同类地区标准,建立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提高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在教师编制、统筹配置、培养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