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呼和浩特市两会上,如何“深入推进健康呼和浩特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老龄化伴随老年病,代表委员关注“医养结合”
“养老问题,是家事也是国事。我们无法阻止人的生老病死,也无法阻止一些老年人出现失能半失能的状况,但我们可以改变这些老人的养老现况,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有一个有尊严、稳定而安全的就医养老环境。”政协委员、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副院长云耀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老龄化总是与老年病相伴而行。市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甲状腺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刘亚航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要照顾四个老人,难以顾及,养老质量堪忧。甚至还有些‘失独’家庭,他们年老后无人照顾。而老年人普遍患有各种慢性病,大部分家庭缺乏医疗护理知识,养老质量堪忧。”
据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市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势还未能完全在养老服务业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养老机构寥寥无几,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建立服务关系的也很少,老年人很难在养老机构看病康复。
云耀锋委员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46.48万人,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趋势越来越明显,健康养老需求日益强劲。有效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
探索“医养结合”,6家单位启动试点
据呼和浩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列席人员、市卫计委主任金满义介绍,目前我市的医养结合工作正在逐步探索实施中。截至目前,内蒙自治区人民医院开设老年病床300张、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床158张、国际蒙医院老年病床20张、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老年病床95张、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老年病床30张。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了方便老年人挂号、就诊的绿色通道。此外,在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立项的医养中心项目,占地53亩,建筑面积7.1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700张,总投资6亿元,预计今年3月开工。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作为国家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市政府高度重视,已制定印发了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医养结合发展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市积极推进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建设,市蒙医中医医院、赛罕区第二医院、玉泉区小黑河卫生服务中心、清水河县宏河镇爱心家园、新城区东风路丽苑社区、新城区东城颐康养老院6家单位已经启动“医养结合”试点,旨在破解“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的难题。
强化基层养老服务,政府引导医养结合发展
云耀锋委员认为,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建设,是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首先,应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引导投入、规范市场、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统筹各方资源,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其次,出台老年人照护保障政策,将公立医疗机构内设的护理院和养老床位、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服务机构、公立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第三,加强县级以上医院老年病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开通养老机构或老年人预约挂号、就诊导引、120急救、大病转诊等服务绿色通道。同时,借助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工作,建立老年病、慢性病“急慢分治”服务模式,分类分层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刘亚航代表表示,当前形势下,养老服务还面临着养老格局落后、医疗服务相对落后、专业服务人才缺乏等问题。建议以家庭为单元,建成“互联网+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的服务网络平台,打造融合养老照护、健康服务、生活扶助、心理慰藉为一体的社区居家型养老服务模式。同时,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养老服务功能,发挥蒙医药和中医药在养老、康复等方面“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举办医养结合机构,试行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鼓励民营医院、厂矿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所);鼓励民营医院在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服务点。(记者 梁婧姝 马幺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