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戟發言
沿河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支剛發言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黃慶松 通訊員 田茂瑜 楊敏 報道:12月 16日,張家港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在江蘇省張家港市舉行。會上,雙方討論通過了張家港市沿河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制度,簽訂了《優質農特產品產銷定向合作框架協議》、《農業產業園共建框架協議》。
會議上,張家港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戟說,近幾年來,張家港與沿河兩地的協作交流日趨深入,組織架構不斷健全,資金扶持有序增強,人才交流密切。未來,張家港將全力推動兩地部門板塊全方位對接,精准編訂新一輪“張家港對口帮扶沿河三年行動計划( 2018-2020 )”,分年度落實好帮扶工作具體任務,推進脫貧工作有序開展。同時,推動扶貧協作方式的轉變,精准實施科技帮扶、旅游合作、園區共建等重點,力爭在2-3年內較大幅度提升沿河產業競爭力。
張家港將立足沿河資源稟賦和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做實做優“自選動作”,系統組織好市縣、鎮級、村級、村企、園區等“五個層面”的深度對接。
此外,組織張家港旅游公司、勞務公司、電視廣告公司赴沿河設立企業,組織電商企業有針對性指導沿河對特色農產品進行商標注冊、包裝設計及品牌培育。設立“招商聯絡處”,推動張家港各類開發區與沿河開發區結對共建產業園,設立“沿河農產品倉儲基地”和“勞務合作點”,舉辦沿河籍務工人員培訓班。張家港提供1200個就業崗位,組織企業赴沿河舉辦專場招聘會,並落實50戶貧困戶的就業招聘工作;實施科教文衛“組團式”帮扶。
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支剛說,今年11月16日,張家港與沿河縣簽訂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帮扶合作框架協議》,讓雙方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方面向更深層次又發展了一步。未來,沿河在執行《框架協議》和今天簽的五個協議的同時,更要找准最需要帮扶的環節、雙方協作最佳的結合點,全力推動協作事宜在沿河取得優異成績。
根據兩地產業優勢,雙方在一、二產業融合發展、港口建設與管理、企業管理人才培養、企業主體培育、旅游資源開發與市場開拓及教育醫療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開展針對性帮扶,特別是在引進企業類型和優惠政策制定方面開展點對點帮扶,確保實現雙贏帮扶。
何支剛說,希望在張家港設立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駐張家港市辦事處和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駐張家港市東西部扶貧協作辦事處(合署辦公),派駐人員專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事務,實現雙方常態化交流,助推雙方在信息溝通、人員互派、產業互推、文化交流、產業發展等方面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