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參觀考察
捐贈儀式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黃慶松、通訊員羅猛報道:11月27日,記者從貴州省銅仁市沿河縣政府部門獲悉,江蘇省張家港組成的党政考察團到沿河考察並開展帮扶捐助工作。
當天江蘇省張家港市長黃戟一行實地考察了沿河烏江山峽風景名勝區、思渠古鎮、霸王谷和候渡坪景區的旅游發展情況,真實感受了“畫廊烏江、山歌沿河”濃厚的風土人情和土家文化魅力,進一步了解了沿河旅游發展的“新業態、新體驗、新品牌”,見證沿河旅游的大改變、大發展。一幅幅生機盎然、蓬勃發展的畫面呈現在考察團面前,讓考察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沿河在旅游發展中融合貧困群眾捆綁發展很是贊賞。
在沿河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舉行的捐贈儀式上,舉行了張家港沿河助學帮扶基金揭牌儀式,捐贈了100萬元首期帮扶基金。基金以“扶貧濟困、助學育才”為宗旨,重點帮助沿河貧困學生解決就學困難,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讓沿河學子更好地實現讀書夢、成才夢和就業夢。
捐贈儀式上,黃戟指出,設立張家港沿河助學帮扶基金,既是張家港市精准帮扶、助學育才的一個重要舉措,也為張家港與沿河兩地深化交流協作、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搭建良好平台。張家港將以此次設立基金為起點,向全市廣泛發動愛心捐贈,不斷壯大基金實力。他希望大家能夠關心和支持基金的發展,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運作機制,用足用活每一筆助學基金,把助學帮扶活動真正打造成陽光工程、愛心工程。
沿河縣長何支剛指出,目前沿河仍有不少學校教育教學設施滯後,不少孤、寡、殘、幼、貧等特殊困難學子急需救助與關愛。張家港市捐贈100萬元首批助學帮扶基金,開啟了張家港沿河助學帮扶新征程,他們用實際行動開展捐資助學,這既是對沿河教育事業無盡的關懷和支持,更是對孩子們無比的關心和厚愛。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牢記張家港市各位領導的關心和厚望,要堅守三尺講堂,提高育人本領,為沿河教育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也希望得到基金帮助的同學要化感激之情為成才之志,變報恩之心為力量之源,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張家港市各位領導的關懷和帮助。
在沿河思州酒店召開的張家港—沿河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帮扶合作座談會上,沿河自治縣副縣長陳鳳介紹了沿河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簽訂了《張家港—沿河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帮扶合作框架協議》。
座談會上,江蘇省張家港市長黃戟說,張家港將強化責任擔當,推動扶貧協作和對口帮扶工作更加精准、務實、有效,下更大力氣帮助沿河打贏脫貧攻堅戰。兩地要心心相印,加強溝通對接,共同完善好對口帮扶規划,重點圍繞產業發展、旅游合作、人才教育、文化融合等方面,進一步明確帮扶任務。要手手相連,全面結對子、手拉手,實現兩地間各層次結對帮扶的精准對接,聚焦脫貧不動搖,讓扶貧措施精准命中“靶心”,做到真扶貧、確保真脫貧。要環環相扣,更加注重“造血”,鼓勵引導更多張家港市的企業到沿河投資興業,擴大多層次的人才交流培訓,不斷為沿河發展注入新動力。
沿河縣長何支剛說,近年來,沿河結合縣情,圍繞大扶貧、大生態、大旅游、大健康做文章,重點圍繞生態茶葉、生態養殖、生態中藥材、生態果蔬和生態旅游,打造成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整體布局,依托兩地資源,加快推動產業發展,讓沿河實現華麗轉身。希望張家港市今後在人才培訓、產業發展、醫療衛生、文化交流上繼續給予沿河大力支持,特別是在專業人才的培訓和產品提升、市場拓展上給予更多的帮助。同時,要求干部群眾一定要搶抓機會、主動出擊,強化溝通、加強學習,按照對口帮扶合作框架協議,不斷拓展扶貧協作領域,加強科技、教育、文化、衛生與民生領域的交流,進一步增強自我造血、自我發展的能力,確保沿河如期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