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江西 > 本地新聞

陶瓷世家王華:匠心獨運 續景德鎮青花瓷魂

2017-12-13
來源:香港商報網

王華在一件釉下青花燒制完成的瓷瓶上進行斗彩。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林穎萍 報道:

  編者按

  瓷器,集中華文明之大美者。

  江西景德鎮作為中外聞名的世界瓷都,僅憑一個陶瓷產業支撐一座城市長達千余年而經久不衰,景德鎮陶瓷文化舉世無雙。

  其中,青花瓷自然是古老中國的符碼,更是水墨、煙雨江南的微縮。青花墨分五彩的精准描繪,化絢爛于平淡的定性,若在高溫釉下,其色階的變幻何等浪漫奇詭。飛禽走獸,蜂草蟲蝶,豆架瓜棚,花卉野趣,素淨中透着不動聲色的親和。

  王華,1968年出生于景德鎮陶瓷藝術世家,祖父(青花大王)王步,家父王希懷亦是中國陶瓷美術大师。王步的青花分水技藝精湛絕倫,為民間青花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堪稱其為獨步瓷壇的一代大家,或齊名“珠山八友”,或獨樹一帜的“青花大王”。次子王希懷是王步青花藝術的得意傳人,其所作梅花、荷花、芙蓉多次被選送出國展覽,並被外交部定為國家用瓷專用畫面,率先試制釉下五彩,為青花和釉下五彩藝術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祖祖輩輩言傳身教的手藝是能在“瓷都”景德鎮生存下去最好的資本。千年不熄的窯火,世代不斷的制瓷,培育了成千上萬的能工巧匠,產生了陶瓷技藝世代相傳的“陶瓷世家”。1994年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授予24戶“陶瓷世家”,其中就有王家。

  玲瓏剔透萬般好,靜中見動青山來。王華秉持最古老的“手藝”之再創作,在對先人篳路藍縷的無比景仰里,將青花結合顏色釉進行,創作以青花斗彩、綜合裝飾為主,在陶瓷設計評比中他創作的《秋趣圖》、《貓戲圖》、《秋韻》、《鶴》、《蟹》等多項作品獲獎。青花釉里紅《潔蓮》被收編于《景德鎮陶瓷全集》,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受到好評,深受海內外收藏家及陶藝愛好者青睞。

  “業”精于道

王華繪制大件瓷瓶所用的木樁支架用了十幾年。

  穿透千年昌江的風雨、珠山的煙嵐,景德鎮呈現的是一個無比巨大的產業空間,一個非常完美的手工業體系,其工種極全,分工極細。“共計一坯之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對瓷而言,“工無所不用其極,技無所不用其絕,料無所不用其稀”,青花直接畫在坯上,畫工更可謂深不可測,分水更要求快,否則水份太多,定會損壞坯體。

  王步被藏家評為“年度作品上漲最快的工藝美術家”,而在一份“歷史上最優秀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家排行榜”上,王步僅居大清督陶官唐英之後,位居第二,可謂實至名歸,其青花分水更是陶瓷界的不二巨臂。

  傳統青花為雙鉤分水,即畫工左手拿着瓷坯,右手執雞頭筆緩慢而又均勻的將料水擠出,分在事先勾勒好的坯面紋樣里,王華祖父舍棄了先勾線後分水的俗套,大膽地采用類似于國畫中大潑墨的寫意手法,獨創了灑注式分水方法,在坯體上潑上料水,再隨着料水的流動來勾線。

  這種方法對操作者要求極高,不但要求有深厚的國畫功底,也要求熟練掌握傳統青花藝術的繪制技術,更要求作者心中有畫,雙手默契程度如一,對料水的灑注多寡、流域面積大小、料水流動的速度都不能有一絲一毫的誤差,否則將前功盡棄。王步作畫用筆圓潤,雄渾、力透坯身、料分五色、一氣呵成,線條如驚蛇走龍,疾馳于淋漓蒼潤的云水之中,情趣盎然,文人底蘊深厚。

  王華自幼喜愛陶瓷藝術,师從叔父、中國工藝美術大师王恩懷學習專業陶瓷繪畫。起先跟着叔父在景德鎮計划經濟時期的“十大瓷廠”之一為民瓷廠學藝,見證了中國現代陶瓷工業從輝煌到沒落。畫师是清寂苦伴、煎熬歲月的,王華憶起兒時從十幾歲的少年開始,最初的紙上臨摹,再到在一塊泥坯上畫長長短短、彎彎曲曲的線條,畫了刮,刮了畫,一畫就是大半天。畫青花不同于其他彩類,它不是畫在瓷上,而是畫在生坯上,用筆必須保持高的速度,做到眼明心細手准,不允許你細描細繪,畫時略一停頓,即現筆勢凝滯。

  1996年,“十大瓷廠”改制後,王華來到了景德鎮湖田鄉,弄起了一個作坊,開始自畫自賣,維持營生。2000年,王華成立了“陶瓷世家王華工作室”,把逐漸研習陶瓷技藝成為一門學問和藝術

  王華不斷精益求精,如畫青花,得要用不同的筆,粗細不一樣,羊毫、狼毫等不一樣;料盤、料碟、料水也不一樣;在不一樣的青花繪畫中,見“性格”,見“體溫”。王華坦言,成立工作室之後,陶瓷創作在畫風、技藝、構圖等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筆觸從稚嫩到精煉,以前是賺錢養家,現在是藝術創作,留作品于世。據悉,王華現在創作多青花斗彩,集釉下青花的幽靜雅致和釉上彩的濃豔富麗于同一器皿上,更顯層次豐富。這是在同一坯胎上用青花色料描繪畫面的一部分,施釉入窯燒成後,再用古彩或粉彩等釉上彩繪技法畫好其余部分。“我要在繼承王氏遺風,純青花分水的基礎上,致力鑽研,不斷把陶瓷世家第三代的招牌做大做強,發揚光大。”王華告訴記者。

  “瓷”宥于心

王華手繪500件青花斗彩鑲器,四面為春夏秋冬花卉系列。

  素坯勾勒出青花,尤其注重材料與工藝的結合,但在王華看來,這又是一種才情與激情的塗抹。承祖業父業的王華,恪守着“有麝自然香”在家學的滋育下,不斷在陶瓷藝術園地耕耘求索,求新圖變。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感受頗深,在人群中乍見王華,也許你並不會感歎多麼有藝術大师風骨,但是,正如王華所說,“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人群中你永遠無法發現我們有多特別,一旦進入指尖的世界,我們就變成執掌一物的國王。每一個深諳于心的動作和經年累月的經驗,讓看起來稀松平常的活計成為一種美學。”

  談及陶瓷創作的願景,王華告訴記者:“要做好家族招牌的自身傳承,拿出最好的作品留于後人,並以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發展傳承和創新當中去,用獨特的陶瓷美術語言和藝術的方式與世界進行精彩對話。”

  景德鎮作為世界的“陶瓷之都”,“打造一座與世界對話的城市”推出陶瓷藝術繁榮工程,是響應“一带一路”戰略,實現文化強市的有力舉措;是新時期弘揚民族陶瓷文化、凝聚景德鎮陶瓷人精神與力量的民心工程;是新常態下發展陶瓷文化產業、做強地方經濟的效益工程。“王氏家族”作為近現代景德鎮陶瓷藝術的杰出傳承人,是陶瓷從工藝走向藝術的努力探索者。正如王華此輩,一輩子踏實做好一件事,就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詮釋,也是景德鎮與世界對話、講好中國故事的精彩內容。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