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江西 > 本地新聞

江西:深入貫徹十九大 加快建設江西特色現代化經濟體系

2017-12-13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2018年是十九大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怎麼把握歷史性節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是江西打開偉大發展局面的關鍵。12月12日上午,江西舉行首場“貫徹十九大 開啟新征程”專題新聞發布會,提出了加快構建具有新時代特征、江西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初步決策布局。

  發改委:着眼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時代主要矛盾

  構建具有新時代特征、江西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合作是整個會議圍繞的重中之重。建設江西特色現代化經濟體系,就不得不着眼于新時代的主要矛盾: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發改委党組成員李慶紅提出,要把改革的重點進一步聚焦到完善產權制度、要素市場化配置上來,在國資國企、財政金融、農業農村、投融資、價格等方面將會進一步推出改革舉措。特別是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着力優化發展環境,持續釋放改革紅利。

  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李慶紅表示,一方面着力振新實體經濟,另一方面着力培育加大新動能。繼續主攻新制造、新服務、綠色、智慧、分享經濟等新動能培育五大方向,特別是要牢牢抓住數字經濟時代機遇,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圍繞全面落實國家“一带一路”、長江經濟带和中部崛起等戰略,江西着力打造內陸雙向開放高地,深化與“一带一路”沿線國家國際產能、創新能力等領域合作,支持贛州打造“一带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強與長江沿江省份的基礎設施、重點產業、體制機制對接;進一步完善贛京、贛滬、贛浙、贛粵、贛閩等重大開放合作試驗區、示范區,打造一批“飛地經濟”樣板。

  工信委: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構建現代工業產業體系

  江西省仍然處于工業化中後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產業結構“三七開”(以傳統產業為主),技術結構“三七開”(以初加工和簡單組裝技術為主),產品結構“三七開”(以中低端和低附加值產品為主),這是江西工業發展新矛盾所在。

  工信委提出“四個聚焦”:聚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聚焦優化升級傳統產業、聚焦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聚焦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分別從做大規模、提升質效、協同發展、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四個方面促進工業方面的深化改革。

  推進“機器人+”,每年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等智能裝備2000台(套)以上;推進“綠色+”,培育打造更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推進“互聯網+”,完成100家中小企業信息化提升改造,1000家中小企業入網上云;推進“品牌+”,實施精品培育行動,認定100項工業精品;推進“設計+”,發揮工業設計創新券作用,引導制造企業和設計企業對接合作。

  重點推進服務型制造,建設一批服務型制造集聚區;發展工業設計,培育10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做強現代物流,打造一批專業物流服務企業;培育第三方服務,大力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服務。

  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雙管齊下,同時加快生產性服務業和大力推進智能制造,將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更新更豐富的路徑。

  科技廳: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扶持小微科技企業

  截至2016年底,江西省高新技術企業達1455家,比2012年翻了兩番,預計2017年將突破2000家。科技廳將結合創新驅動“5511”工程實施,強化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企業創新載體建設,加強對科技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指導服務,力爭2022年前高新技術企業突破4000家。

  在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同時,科技廳也注重對小微科技企業的扶持。從2015年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金(“科貸通”),以引導銀行增加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目前已經有4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科貸通貸款1.08億元。同時依法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按15%執行等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力爭每年評價認定省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1000家,以帮助認定企業享受國家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50%提高到75%的優惠政策。

  與此同時,科技廳重點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評選高新技術企業百強優質企業進行獎勵扶持。啟動高新技術企業“雙百”工程,篩選培養100家規模以下高新技術企業轉為規模以上企業、100家規模以上企業轉為高新技術企業。

  農業廳: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步 率先實現農業綠色崛起

  “今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創新性提出在省級層面統籌整合資金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利用四年時間新建1158萬畝高標准農田的方案。這是一項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礎工程,這在全國還是首次”。農業廳廳長胡漢平說到。

  農業創新對于實現農業綠色崛起和助力江西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步有着強力的推進作用。農業廳將深入實施“三十雙百”創新工程(即實施10個左右農業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建設10個省級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建立10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引進、培養100名農業科研領軍人才,培育100家科技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20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加強技術集成示范推廣,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和“123+N”智慧農業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農業廳進一步調優農業產業結構、調綠農業生產方式、調新農業產業體系、調強農業科技支撐、調順農業生產關系,不斷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增強農業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商務廳:加快構建江西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商務廳廳長王水平表示,江西今年預計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左右,引進省外項目資金增長12%左右,外貿出口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左右。商務指標的增幅均處在全國第一方陣。

  “明年是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如何走好十九大開局的第一步,對于構建江西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王水平說到。

  以“一带一路”統攬全省開放發展,商務廳着力打造內陸地區開放型經濟新增長極。以供給側改革為重點,商務廳將實施三大行動計划:消費升級行動計划、現代化供應鏈行動計划、鄉村商貿提升行動計划。圍繞內外貿一體、多業態融合的消費模式,提升商品和要素的配置能力,探索城鄉一體的商貿流通體系等方面進行深化改革。

  商務廳將着力打造開放型經濟升級版。在統籌推進“引進來”和“走出去”工作中,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對標自貿區和自貿港、構建高水平雙向投資和雙向貿易格局等為主要內容。在招商引資方面,以巩固港澳台為基礎,重點引進歐美國家的項目,力爭全省“十三五”期間引進境外世界500企業突破100家。

  商務廳廳長王水平提到,對外貿易要重點提高自營出口比重。明年上海將舉行第一屆國際進口博覽會,江西會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進口質量,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操端晶)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