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許入介、通訊員 胡太勇 報道:“擺在大伙面前的這個,是‘優優你我’的終端機具,大家把自己的身份證放在上面掃一掃,就能看到自己的產權信息了。”11月2日,在清鎮市衛城鎮鳳山村,清鎮市遠東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地,向現場村民演示了“優優你我”手機APP。
“優優你我”手機APP,是普惠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一期孵化成果。該應用是基于身份鏈和數字錢包,結合誠信管理服務的個人便民應用產品。功能包括實現基于身份鏈技術的誠信賬戶管理,基于誠信管理的綠色政用、民用服務,基于數字錢包的資金安全高效支付、提現。基于身份鏈的誠信管理平台上的每一條公民、法人的誠信信息都會被身份鏈不可篡改地記錄,大家都有權看到自己的誠信信息以及自己的誠信信息怎麼被使用。
“優優你我”產品一期重點關注農村三變場景,以鳳山村為試點。具體以包產到戶的農民自願共享資源、合作發展集體經濟為切入點,通過終端應用和手機設備,把農戶入社入股的合同信息、權證信息、其他相關信息進行數字化存證,同步保底金等收益發放通過數字錢包完成。過程信息與資金信息實時同步,且信息可查可信,為農村三變更深層次的應用提供基礎支撐。
“農民通過‘優優你我’獲取數字身份,可以為參與下一代數字化進程,享受新一代數字共享經濟的紅利打好基礎。農民入股合作社獲取身份鏈存證的編號,它代表了土地權益入股信息在身份鏈上的存證,是對老百姓個人權益的保障和尊重,是對集體合作主體的明晰和確權。發放給農民的數字權益是‘智能的錢’,‘有溫度的錢’,可以精准地對農民施以優惠政策。”田地說。
高科技的東西有點讓人“云里霧里”,但現場群眾聽得饒有興致。
當天,村民們齊聚本村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是來參加“鳳山村打造公平共享會思考的村莊動員大會”。
如何打造會思考的村莊?村支書張金榮介紹,該村將與遠東公司合作,以誠信建設為抓手,把“鳳山十約”和党員干部打分考核,通過數據、行為、措施“三張清單”錄入系統,讓干群誠信指數更加透明;依托“優優你我”管理村民林權、土地權、房屋權等,更加精細地量化好資源;借助“區塊鏈”,管理各集體股份合作社,打通金融信貸等通道。
距衛城鎮區6公里的鳳山村,總面積7.85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組,總人口395戶1230人,現有耕地面積4300畝,森林覆蓋率70%。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該村通過改思想、改制度、改土地“三改”的方式,力促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三變”,走出了一條村民富、生態美的鳳山建設之路。
2016年,鳳山村邁出了以“小組制”為核心的農村“三變”改革步伐,成立了鳳山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山野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同時,組建了村党總支,村支部、合作社支部和公司支部;在6個村民組分設了“村民小組組委會”、合作分社,實行“村党總支→支部→党員”、“ 村委會→村民小組委員會→村民”和“合作社→合作分社→社員”三軌並行,村社合一,抱團發展。由合作社抓技術和生產、公司抓市場和銷售,村委會抓治理和服務。村集體、公司、合作社3方利益分配比為1∶1∶8。
所謂的“鳳山十約”,是鳳山村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的十條規定,目的在于維護本村良好秩序、公德,杜絕違規違法行為和不良村風民俗。為配合“鳳山十約”的實施,該村本着從制度層面謀民利、護民利的初衷,制定了涵蓋党員、村民,村“兩委”干部的打分制度。對于加分的,享有辦理各類事項的優先權,反之則處處受制。
思路決定出路。為打造“會思考的村莊”,該村將依托群眾自治程度高的優勢,通過“大數據+三變”,大力發展獼猴桃、李子、辣椒、蔬菜等產業,規划精品水果采摘園、果蔬認購園,規划各自然寨子停車場、文化廣場、亮化工程和房屋立面改造,完善水利等基礎設施,在公路沿線種植花卉苗木,對礦山實施復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