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廣東 > 本地新聞

中山大學將在人才聚集及科技創新兩方面發力“雙一流大學”建設

2017-10-22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盧偉、黃裕勇報道:在晉身國家建設雙一流大學的行列,同時有11個學科被國家列為一級學科後,十九大代表、中山大學党委書記陳春生表示,為破解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與中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和創新性國家戰略要求不相適應的狀況,中山大學將在人才的聚集效應和在國家重大戰略中發展科技創新支撐兩方面發力,建設國家“雙一流”大學。

  陳春生在大學學習工作近40年,他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教育優先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教育現代化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並要求中國高校要加快一流大學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廣東三年投入300億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

  在談到廣東高等教育時,陳春生介紹說,廣東一直高度重視發揮高校作為人才第一資源和科技第一生產力結合點的作用,胡春華書記也強調要發揮高校三個輸出的作用,即“輸出高素質人才、輸出過技術研究成果、輸出高水平研發機構”為廣東全面實施創新舉動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廣東從2015年4月在全國率先起動高水平大學,高水平理工大學建設,確定17所雙高建設高校,全面對接國家雙一流建設決策,三年總共投入300多億元,並出台了一系列全國具有突破性意義的政策,致力打造人才高地和建設高低,建設一流學科,強化源頭創新。陳春生肯定的說,“近五年來廣東的高于教育實現了從滯後到追趕超越的快速發展”。

  他舉例說,經過這一輪高水平的建設,現在廣東省省本專科級以上在校生人數增加近20萬,全省高效科研經費總投入實現花到160億元,新增國家級創新平台29個,省部級創新平台237個,廣東教育的勢力明顯增強,內涵式發展有了實質性進展。

  讓陳春生特別振奮的是,今年9月國家確定雙一流建設名單之後,廣東又率先專項投入支持5所大學18個學科加快建設。

  中山大學強化科技創新

  作為國家建設的“雙一流”大學,中山大學近年來強化了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陳春生介紹說,中山大學着力建設大平台、組建大團隊、爭取大項目,科研經費也實現了快速的增長,最近兩年從10個億實現25億,實現倍增。

  在加大科研創新平台的建設力度方面,中山大學兩年就投入16億元支持51個平台,168個團隊建設,並爭取有部分人能夠成為國際級的創新平台和團隊,都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承擔國家重大任務和能力也顯著了提高。

  最近三年以來,中山大學總共引進各類人才將近2900個人,其中40%的過層次人才和今年學術精英是從海外引進的高水平人才,高水平人才新增數量位居全國第五,今年簽人新增加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师資隊伍的增量提質一方面有效的增加了教育資源,另一方面也為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極具了重要戰略資源。

  不過,陳春生也清醒的認識到一流大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山大學與新時期中國正式建設一流大學內涵發展還存在很多不足,為此,中山大學將在兩方面發力。他透露,首先,中山大學將強化人才的聚集效應,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創新性人才的聚集;另一方面將提升中山大學在國家重大戰略中發展科技創新支撐方面的作用,提升中山大學承擔國家重大科學任務技術公關的能力。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