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姚志東報道:為改革發展謀篇布局,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金秋十月,中國共產党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今日在北京拉開序幕。從南海之濱的中廣核總部,到中廣核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項目現場,從華夏大地到萬里之遙的西歐、北歐、非洲等國際項目現場,中廣核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員工,根據中國廣核集團公司党組的統一部署, 同步收看了十九大開幕會直播,共同聆聽習總書記所作的工作報告。
十月的南粵大地一片綠意盎然,滿目蒼翠。上午9時整,在中廣核總部,中廣核党組書記、董事長賀禹和總經理張善明,與200余名干部職工濟濟一堂,精神振奮、傾心聆聽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在近3個半小時的開幕式直播過程中,大家聚精會神聽報告、全神貫注作筆記。在人民大會堂掌聲如潮的時候,會場內也情不自禁地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既為多年來特別是党的十八大以來党領導我國改革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也對党領導我們國家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感到由衷的自信。
賀禹在開幕會後表示,“十九大報告系統回顧了過去五年以習近平為核心的党中央,带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為未來五年乃至30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讓人倍感振奮,思路清晰。”賀禹表示,作為清潔能源中央企業,與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美麗中國、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准脫貧、一带一路等許多重要思路、部署密切相關。“我們要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努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貫徹報告中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發展核電事業、守護好核安全的基礎上,繼續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大‘走出去’力度,將中廣核打造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核電人應有的貢獻。”
與此同時,中廣核下屬的廣東大亞灣、陽江、台山,以及遼寧紅沿河、福建寧德、廣西防城港六大核電基地也紛紛收看了十九大開幕會的直播。在廣西防城港,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示范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中廣核防城港核電公司、中廣核工程公司防城港項目部的干部員工在會議室收看了直播,而防城港核電項目的數百名建設者也在核電現場觀看了直播。中廣核防城港核電公司青年員工馬維表示,習總書記說到的五年成就讓我特別感同身受和無比自豪,過去幾年中有許多國外來賓到防城港來參觀“華龍一號”示范項目,這說明我們中國的核電確實已經走到了國際前列。作為一名核電建設者,我會更加努力投入到華龍一號的建設當中,不僅讓防城港扮演好英國布拉德韋爾B項目參考電站的角色,還要把華龍一號推廣到更多國家和地區,這就是我的‘中國夢’。”
在福建太姥山腳下,中廣核寧德核電公司的員工早早等候在了電視機前。2010年9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來到了寧德核電站考察,他表示,看到曾經工作過的閩東地區經濟發展取得的可喜變化,特別是看到寧德核電項目的開工給閩東地區带來的後來居上、全面發展的契機,非常欣慰,寄語寧德核電項目早日建成。2013年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武警部隊考察,並通過作戰勤務網絡查勤系統察看了寧德核電站等地的執勤點。
總書記對寧德核電的關心讓廣大干部員工銘記于心,寧德核電儀控部工程师徐剛在觀看完直播後表示,習總書記說,中國共產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核電人,我們為千家萬戶送去光明,這是我們為人民幸福、民族復興所作的微薄貢獻。“作為党員,我們要發揮党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立足崗位,守護好核安全,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讓天更藍、水更清,為美麗中國和能源供給側改革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英國當地時間凌晨2點,中廣核英國通用核能國際有限公司(簡稱“通用核能”)的全體党員在倫敦收看了十九大開幕會直播。通用核能是中廣核投資英國三大核電項目的平台公司。2015年10月21日,在中英兩國領導人的溝通見證下,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簽訂了英國三大核電項目的投資協議,中國核電企業首次挺入英倫。該項目是中國在英國及歐洲最大的投資項目,被稱為中英“黃金時代”的旗艦項目,是習總書記親自關心和推動的重大項目。
通用核能總經理鄭東山在倫敦觀看直播後表示,習總書記在與英國領導人的多輪會晤中都曾強調,中英雙方要深化核電領域的合作。在2015年訪問英國時,總書記曾寄語,希望三國企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確保項目順利實施,造福英國人民。鄭東山表示,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核電作為“國家名片”,肩負着推動我國裝備制造業向世界一流邁進的重擔,中廣核人將牢記使命,再接再厲,以推動我國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出海為依托,將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中國服務、中國標准、中國資金輸出去,助力“制造強國”建設。
法國當地時間凌晨3點,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全體党員准時匯聚到會議室,觀看十九大開幕式。歐洲能源公司是中國廣核集團全資子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在法國巴黎注冊成立,經過三年的發展,在新能源領域的總投資已超過10億歐元,已經成為歐洲第七大新能源運營商,在英國、法國、比利時、愛爾蘭、塞內加爾等國擁有在運裝機容量超過50萬千瓦。
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總經理陸瑋在巴黎表示,“習總書記在報告中多次提到‘一带一路’合作,這給在海外打拼的中國企業提供了更多信心支撐。我們將繼續抓住‘一带一路’的契機,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理念,加大在歐洲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力度,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力爭打造一批‘一带一路’的明星項目。”
芬蘭當地時間凌晨4點,雖然外面還是一片漆黑,但中廣核工程公司芬蘭分公司的會議室里,全體員工卻是精神抖擻。這些員工是被中廣核外派至全球首個EPR三代核電站——芬蘭奧爾基洛托3號機組(OL3)開展調試服務的人員,OL3項目是中廣核核電調試服務首個走出去的項目。中廣核調試人員在該項目主要參與OL3核電站核島輔助系統、三廢系統、暖通系統、裝卸料及反應堆操作系統和儀控系統的現場調試工作。
“作為一支國際化的核電調試隊伍,雖然我們遠在北歐,但聽習主席報告的時候,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近五年祖國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為祖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卓越成績而自豪。我們高質量的調試業績為我們贏得了國際同行的贊譽,我們將牢記習總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囑托,在海外擦亮我國‘核電服務’的品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青年員工霍雷說。
當地時間凌晨2點,西非納米比亞中廣核斯科公司的會議室里也是燈火通明,斯科公司的党員共聚一堂,聆聽習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這里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投資項目——中廣核湖山鈾礦,該礦即將全面投產,屆時將成為全球產量第二大的鈾礦。
“過去五年中,我們在納米比亞的沙漠中從無到有,建設起一座現代化的礦山,並且和當地政府、民眾構建起和諧的關系,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尊重。聽着習總書記的報告,我們特別有感觸,在異國深切感受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非洲人民的夢想同中國夢是息息相通的,我們將通過自己的雙手,與非洲同事們一起追夢,做非洲發展的貢獻者和中國夢的實踐者。”斯科公司工程部青年員工黎曉說。